立足课程,行稳致远 ——常熟市教育系统校(园)长课程领导力提升培训举行
为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全面提升校(园)长专业素养,着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4月1日,常熟市教育系统校(园)长课程领导力提升培训举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出席。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各中小学(幼儿园)党组织负责人和校长(园长、执行校长、主持工作的副校长),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之家主任以及第24期、第25期青干班学员,第1批年轻后备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参加。本次培训由教育局局长杨俊达主持。
会上,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丁杰作了题为《课程:学校文化变革的密码》的专题讲座。丁院长围绕学校生命力核心——课程建设这一主题,从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组织四个方面,结合多所学校的课改成就及自身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让大家对为何及如何提升校长、教师的课程力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改革关键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关键是课堂改革,是教师专业发展。重构课程体系需从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三要素入手,紧扣核心素养,课程改革才能促进学校发展、学生成长。丁院长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高屋建瓴,切中肯綮,让与会者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杨局长指出,校长、园长是当前学校发展的“掌舵人”,青年后备干部,是常熟教育未来的“掌舵人”,希望大家站在发展大格局、社会大系统中正视时代的各种变革,不断锤炼提升自身的学习力、领导力、乐群力、实践力,用校长“确定”的自我领导力应对时代“不确定”的各种挑战,引领学校和师生在滚滚向前的潮流中坚定航向,行稳致远。
常熟市东南幼儿园园长 任莉: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在思考,高质量的教育是怎样的?有幸聆听了苏州教科院丁杰院长的讲座《课程,学校文化变革的密码》,深有感触,“学什么比怎么学更重要、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应当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建构课程建设的系统思维,科学谋划课程的顶层设计,和孩子、老师们行走在支持师幼终身发展的幸福课程中。
常熟市凯文小学一体型集团总校长,凯文小学、开元小学校长 沈春媚:丁院长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北京十一学校、苏州五中等丰富多样的课程改革实例,为我们启迪了思维,打开了办学思路。我所在的是一所年轻学校,课程正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钥匙。首先,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校情来确定改革的目标和方案;其次,应研究学生的实际需求,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还应注重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第三,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应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德才兼备,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校长、游文中学校长 支耀红:丁院长强调,课程是学校生命力的核心,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未来学校的竞争也必定是课程的竞争。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要充分发挥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创新力,要努力构建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挖掘和传承学校自身办学传统和文化精神,充分挖掘和发挥地方自然历史文化的教育功能,主动联系学校未来发展和区域经济文化建设需求,帮助孩子在每一个年龄段展开人生的宽度。
常熟市梅李高级中学校长 徐莉刚:丁杰院长的讲座从课程这一学校教育核心要素,结合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实例,解码了学校的文化变革,为学校的内涵式建设、高质量教育提供了实施路径。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是育人的载体。“学校的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将不断探索实践,推进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群开发和课程文化重建,建立完善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且能提高核心素养的课程,为培养时代新人奠基。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将努力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引领者,让教师成为课程和教学的创生者。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