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真实落地 ——2024年常熟市教育系统“名家进常熟:课程观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高端引领活动暨卓越校长成长共同体第三次集中研修举行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着力推动区域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区域教学质量与水平,5月22日,2024年常熟市教育系统“名家进常熟:课程观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高端引领活动暨卓越校长成长共同体第三次集中研修举行。
市教育局局长戚晓维出席并主持活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市教育局机关有关科室、直属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各中小学党组织负责人和校长(执行校长、主持工作的副校长)、分管教学校长,市卓越校长、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全体成员,以及各中小学学科名师工作室成员代表共300余人参加。
本次活动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明远教育书院院长,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跨学科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综合组核心成员郭华作专题指导。
名家报告,高位引领
郭华教授是国内知名的教育学者,长期致力于课堂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被誉为“教育界的领军人物”。在市清晖中学,郭华教授以《课程内容结构化与课堂教学改革》为题作主题报告。报告中,郭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实践经验,以2022版义教语文、化学、数学、地理等学科为例,介绍了课程内容结构化的主要特征,分享了诸多关于课堂内容结构化的心得与路径,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进行教学整体设计、如何设计学生学习活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话题,引发了全体与会人员的共鸣和思考。
郭教授指出,课程内容结构化,引导我们重新认识课程内容,引领教学改革,让学生进入课程,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要落实核心素养,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员交流,如琢如磨
在市教师发展中心,卓越校长成长共同体成员代表凯文小学校长沈春媚、外国语初级中学校长支耀红、浒浦高级中学书记居群丹分别作《基于学科实践的种子课堂》《生长课堂的探索与实践》《指向核心素养的灵动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堂教学主题交流。
沈春媚校长从“育人价值与展开逻辑”“基本特征与实践样态”“实施策略”三大方面,介绍了学校探索学科育人和学科实践的内涵与具体操作;支耀红校长由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导入,具体阐述了学校“生长课堂”的提出背景、概念界定、研究内容,以及实践推进情况;居群丹校长则基于学校“灵动课堂”的提出背景、理论基础,重点介绍了学校课堂教学“二灵三动”的基本样态、实施情况、取得成效,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与规划。
专家把脉,精准指导
专家导师与学员们互动交流、把脉问诊,分享了更多实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薄俊生导师提出,要追求合目的合规律的好课堂;要追求做出来长出来的好课堂;要追求可操作好实施的好课堂;要追求天天研日日磨的好课堂;要追求广参与常态化的好课堂;要追求校本化可传播的好课堂。
郭华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校长的核心工作。校长要立足校情、基于实践,用心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着力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一个好校长要学会演讲,要有对象意识、情境意识、自我中心意识,让大家能够记住重点。
此次活动的举办,对于推动我市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我市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启示,更为我市的教育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它将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为常熟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