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青干成长 AI领航教育新程 ——常熟市教育系统第27期青干班第四次集中培训举行
为加快青年干部成长步伐,增强教育改革与发展动力,为常熟教育的持续发展积蓄人才,日前,常熟市教育系统第27期青年干部培训班第四次集中培训在常熟市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本次培训聚焦数智转型、AI赋能、跨域实践,为青年干部搭建起理念更新与能力进阶的成长矩阵。
01 【学段定制课程】
学前组:解码数智引擎 共育萌娃新篇
8月7日上午,杭州市安吉路幼儿园姜娜园长带来一场题为《机会与可能:擘画4.0时代的教育新场景》的观点报告。姜园长深入剖析教育4.0时代的核心特征,结合学前教育的独特属性,解读学前教育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发展逻辑,从理念革新到场景构建,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解码发展新方向。她鼓励青干班学员以更积极的姿态拥抱变革,为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在学前教育专业成长道路上稳步前行。
当天下午,上海徐汇区科技幼儿园汪瑾园长带来专题讲座《AI赋能混合式玩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在讲座中,她系统阐释了AI赋能教育实践的融合路径与框架体系,深入剖析了技术驱动与教育实践之间如何实现双向赋能,并分享了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构建“玩+”教育生态的丰富实践经验,让学员们感受到技术赋能学前教育的无限可能。她鼓励幼教学员们应立足于园所现有资源,充分挖掘并发挥其潜在价值,切实将数字技术转化为赋能教育实践、提升保教质量的核心动力。
8月8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郭力平教授带来专题讲座《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幼儿园教育展望》。郭教授从信息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幼儿园教育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未来趋势。同时,通过大量实践案例,向学员分享了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幼儿的学习特点与发展需求,进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此次讲座为学员们搭建了通往智能教育时代的认知桥梁,不仅为今后将人工智能技术科学融入日常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更为推动幼儿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路与动力。
初中高中职校组:锚定智能航向 深耕育人沃土
8月7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作《跟上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报告,剖析AI发展现状与趋势,并结合案例阐释其对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为学员们开拓新的认知视野。培训中,黎教授通过生成式AI的实操演示和教育场景案例,解析了智能时代的教育转型路径。学员们亲身体验了AI工具的应用,例如运用Trae创建课堂点名网页、数学教学网站以及古诗词学习平台,直观感受到AI在资源整合和创意生成等方面的高效性。在互动环节中,学员们围绕 “AI 提示词生成”展开深入交流,进一步强化了人机协同的理念,明确了教师作为“第一提问人”在决策中的主导地位,以及AI提供技术支持的重要作用。
当天下午,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冯锐教授,聚焦教育数字化变革前沿,以《互联网+教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为题,剖析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核心路径,阐述数字化教育体系变革的趋势、方向与挑战。他结合国内外诸多案例,解析数字化对教学范式、资源配置及师生关系的重塑,提出智慧教育实践策略。互动环节中,学员围绕课程创新、技术落地等问题进行研讨,冯教授现场答疑并提供实操建议。本场活动不仅强化了“技术赋能教育创新”共识,同时也提升了参与者的数字素养。
8月8日上午,杭州市文海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颜石珍带来了题为《“极有可能成功”——文海跨学科项目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的专题讲座。颜校长围绕“文海项目何以生长”“项目学习如何理解”“项目学习如何设计”三大核心问题,详细介绍了文海中学的项目案例与宝贵经验,引领学员们逐层深入地梳理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进阶路径。颜校长强调,项目式学习的改革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通过组建高效团队和开展常态化教研活动来稳步推进。每个团队需在不同场合展示其研究成果,最终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02 【导师精准指导】
8月8日下午、11日上午,各组学员与导师们再次齐聚一堂,聚焦教育领域创新案例,展开了七场高质量的智慧碰撞。各组导师不仅为学员们带来前沿理论视角,更以“案例剖析+现场答疑”的形式,与组员们展开深度互动,使研讨真正成为智慧众筹、凝聚共识、明晰路径的高效平台。
幼儿园一组
幼儿园二组
幼儿园三组
幼儿园四组
初中组
高中组
职校组
本次培训通过“学段定制课程+导师精准指导”模式,为青年干部们铺就成长之路。参训学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以数智为翼、以创新为帆,在各自岗位上把准教育航向,深耕育人沃土,书写AI赋能的常熟教育新篇章。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