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专家力量 引领教师成长
——2021年新教师第二第三年业务能力培训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生力军,新教师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教师队伍从基本支撑向高质量支撑转型,更影响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几年,随着新教师数量不断增加,我市高度重视新教师培训和培养,在重点做好义务段新入职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对工作第二和第三年职初教师继续加强针对性培训。今年7月底,有146位2019年和2018年踏上工作岗位的义务段职初教师接受了市发展中心组织的历时4个月线上线下共100个学时的培训,为日后在各自岗位上更好地工作增加了前进动力。
本期培训围绕师德修养、专业发展、班级管理三个方面,采用网络研修、集中面授、校本研修、自主研修、考评跟进的方式进行,力求通过多元化的培训路径,凝聚专家力量,促进自主研修,引领教师成长。
一、师德为先,在学“党史”、悟“四有”中实现以德育德
师德修养在教师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新教师师德培训遵循师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相统一的发展规律,将爱国爱党和爱岗敬业相融合,力求以德养德,以德促行。常熟市委党校徐莉莉老师的讲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温百年党史,坚守教育初心》、拉开了新教师第二第三年业务能力集中培训的序幕。随后的专家讲座如严华银教授的《理性教育:教师何为》、罗琳院长的《教师发展:价值、要义与路径》、高纪良教授《给自己许一个美好的职业生涯》、谭顶良教授的《教师心理调适与辅导》等引导职初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追求内外兼修,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提升育德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化自信。
二、能力为重,在学理论,重实践中提升专业水平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核心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深化与拓展,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结合职初教师工作现状,一方面,发展中心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送教上门”,丰富他们的教育理论知识。例如,王九红校长的《适合发展课堂的理解与实践》、曹海永老师的《阅读与教师专业成长》、徐国华老师的《教师专业发展》、刘鸣家老师的《改变思维,跨越技术》等多个专题讲座让尚在摸索的职初教师对自己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安排的线上教学课程资源让大家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有了更多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机会,满足了不同层次职初教师的实践需求,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学生为本,在带班级、帮学生中培养仁爱之心
为了提高职初教师最迫切需要提高“管理班级、发展学生”的能力水平,培训过程中特邀全国著名班主任,南京陈宇老师、苏州市骨干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石梅小学周丽娜老师为大家传经送宝。同时,结合工作中感到棘手的“问题学生”管理,南师大刘穿石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对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朱林娥老师以“关爱生命,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的辅导,帮助新老师就如何尊重和爱护“特殊”学生有了全新的认识。本期班级管理的培训旨在引导职初教师正确认识和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鼓励他们以仁爱之心和专业素养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正如结业仪式上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会长周成平教授在《教师的人文素养与魅力修炼》讲座中所言:教师大计,发展为本;发展为本,师德为本;师德大计,心正为本。职初教师的人文素养和魅力修炼不仅影响他们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信心乃至今后的发展,更直接关系到今后5-10年乃至区域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及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因此,常熟新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永远在路上!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