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推进步履疾 前瞻之力正当时 ——“学习空间再造:五育融合新样态的区域实践”现场推进活动举行
为进一步提高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学习空间再造:五育融合新样态的区域实践”建设质量,12月4日至5日,市教育局再次举行现场推进活动。市教师发展中心特邀专家入校诊断和现场指导。
12月4日上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特级教师,原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来到江苏省常熟中学,对学校项目建设思路和可操作的实施路径进行个性化指导。
江苏省特级教师、原江苏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主任、基础教育处处长、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陆志平走进常熟市凯文小学,对学校校园文化、阅读空间建设进行现场指导。
原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副总编辑,新闻中心主任,现江苏凤凰教育智库特聘专家丁昌桂来到常熟市实验中学,在了解学校教育改革现状、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后对学校未来发展走向给予精准引航。
12月4日下午,“学习空间再造:五育融合新样态的区域实践”项目推进活动在常熟市昆承中学举行。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相关职能科室200多人参加此次活动。常熟市教育局局长戚晓维出席。
会上,常熟市教育局副局长陈丹作《再造学习空间 五育融合新样态的区域实践与思考》的项目交流。陈局长从项目立意、路径成效、未来设计三个方面回顾了二年来常熟的探索历程。学习空间再造的意义是想用空间变革撬动教学改革,优化育人方式,让环境为学习者的成长注入新的动力。下阶段,我们怎样做,才能将“未来设计”变为常熟教育的“施工图”,从而让新课程理念在学校落地生根?陈局长的交流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也引发了与会人员的思考。
常熟市莫城幼儿园、常熟市东南实验小学、常熟市孝友中学、常熟市王淦昌高级中学四所项目实验学校代表因校因时因人制宜,分别从耕读文化、劳动教育、思政课程、科学教育不同角度进行了交流,学校抓一育通五育,以空间再造带动育人方式变革和学校文化建设。
随后,杨九俊、陆志平、丁昌桂三位专家结合入校指导和学校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项目推进作了全面客观中肯的评价,并提出了极具指导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丁总编建议从营造、建造、打造到塑造,不断挖掘学习空间的价值意蕴。陆会长希望五育融合行动于学校而言不仅是一育凸显更要五育融通,不仅是项目实验学校更要所有学校行动,从而惠及全体学生,实现幸福教育。杨会长用三个问题激发大家思考: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空间?如何促进空间建设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如何实现学习空间再造与学校特色建设相结合?专家的点评与指导,切中肯綮,高屋建瓴,为项目下阶段建设指明了方向。
最后,常熟市教育局局长戚晓维讲话。戚局长希望在前期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今天专家们的意见建议,项目组要以目标为导向,进一步理清阶段性的重点任务和努力方向,加强系统谋划,不断提升建设成效。希望相关科室和责任单位主动担当,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希望各个中小学幼儿园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立足校情、学情,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探索多样路径,以学习空间的利用、改造和创设,打破传统学习方式的局限,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从而撬动教和学方式的转变,共同构筑区域五育融合的新样态。今日校园学习空间变革的一小步,必将是未来教育理念改进的一大步。
历时三年的省基础教育前瞻项目结项在即,如何通过空间的再造,逐步实现从教转向学,再到五育融合,需要常熟教育人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空间的再造是常熟教育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探索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一次前瞻性的整体建构,期待在面向未来的常熟教育学习空间建设中,学校能更好地把握教与学的本质,以五育融合的新样态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