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立谋前定 偕行好扬帆 ——2025-2026学年常熟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在教师发展中心举行
为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系统部署新学期教育科研重点任务,精准交流各学段教科研工作实践经验与成效,近日,常熟市教师发展中心分学段召开教育科研专项工作会议。本次系列会议共组织169名教科室主任、业务园长及教科研骨干参会,为新学期区域教科研工作有序推进奠定基础。
殷殷嘱托——职责与方向
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书记、副主任张玲玲在动员讲话中,首先对各学段教科研工作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其次,针对新学年工作,她向各教科室主任提出明确要求与殷切期望:一要提高站位,始终保持研究者心态;二要主动担当,争做教科研工作的“先行者”“推动者”与“陪伴者”;三要深耕岗位,在平凡工作中发现意义、创造价值,为推动常熟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再添新亮点。
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刘鸣家鼓励老师们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奋力开创教科研工作新局面。
兼收博采——交流与研讨
常熟市碧溪中心小学于静怡老师以《我的教育科研成长三部曲》为题,分享教育科研学习与实践经验。其成长路径清晰呈现了三个进阶阶段:从“任务驱动”到“兴趣引领”的动机转化,从“零散积累”到“系统构建”的认知升级,从“独行求索”到“众行引领”的角色跃迁。该分享为不同阶段教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可参考的成长范式。
常熟市颜港小学张益敏老师以《务本求实·精耕细作: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为题,系统分享教育科研活动组织与分层管理经验。在学校层面,聚焦平台搭建、专业引领与模式创新,夯实教科研实践根基;在集团层面,围绕统筹规划、成果分享与资源支持,推动区域教科研协同发展。其分享为与会者提供了“校级+集团级”双线联动的教科研管理实操路径,为后续各单位优化教科研管理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常熟市唐市幼儿园苏军老师以《从“经验”到“研究”:PCK视域下健康领域观察评估的实践路径》为题,分享了苏州市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立足幼儿“户外体锻、集体教学、日常生活”三大实践场景,构建了PCK视域下的健康领域观察评估机制和实施路径,并初步研制出《健康领域观察评估操作指引》,有效提升了对幼儿健康发展的支持效能。
常熟市游文幼儿园周蜜老师以《在幼教科研的土壤里,做一株扎根的“尖毛草”》为题,生动展现一线教师扎根科研、务实求真的专业成长历程:研究应源于实际教育场景和幼儿真实需要;研究应破解现实问题并推动教育创新实践路径;研究应长线生长并理性沉淀。周蜜老师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PBL模式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探究与实践》,成功立项为第七批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
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柯艳芳老师交流苏州市规划课题《基于复杂情境的高中语文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研究成果。研究依托理论奠基、问题诊断、实践创新、评价优化四大路径,梳理典型案例,构建培养范式,研制测评量表,有效推动了教学评一体化。
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赵梦佳老师交流苏州市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融合美育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成果。研究基于教学问题,开发美育与读后续写教学融合的设计原则、实践路径、评价模式,着力构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融合美育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模式。
常熟市中学季滢老师作微型课题《高中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探究》成果交流。研究通过“探索椭圆世界”“放飞热气球”“玩转三角函数”等案例,探究了高中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模式,将数学的价值从实用层面提升到学生品质提升,充分彰显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常熟市梅李中学谭秋漪老师作微型课题《“项目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成果交流。研究聚焦项目式教学困境、原因及对策,依托“聚沙塔系列项目”活动,让项目式学习常态化,带动了初中数学的课堂改革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常熟市常清中学李雯雯老师作微型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二物理新授课的教学策略研究》成果交流。研究聚焦过程,在“理解、思辨、探索、构建”中梳理出了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讲授型”“实验探究型”“问题探究型”“任务驱动型”的授课新模型,彰显了一线教师在研究中的“应用者”与“实践者”角色。
江苏省常熟中学陆奕斌老师作微型课题《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高中物理教学习题课实践研究》成果交流。研究基于科学思维是解题能力的“底层逻辑”,解题能力是科学思维的“显性体现”,来提升解题的“深度”,强化科学思维的“熟练度”,推动解题能力向“创新”跃迁。
协同创新——凝聚与探索
各学段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围绕队伍建设、科研规范、学期工作部署、经验交流及问题探索五大核心维度展开,会议目标明确指向团队整合优化、工作规范明晰、学期规划统筹、实践经验展示与创新路径探索。通过统一思想共识为协同推进区域教科研工作奠定基础,依托经验共享机制提升整体工作效能。其中,在小学段会议中,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钱禹清副主任以《学习共同体——课题研究课研修》为题作专题讲座,聚焦课题研究课的研究性,以研究记录表设计、附件内容解读及填写实例示范为具体抓手,系统探索实践路径。
当前,常熟市教育科研工作正朝着整体推进系统化、规划布局前瞻化、工作作风真实化、课题管理规范化全局化的方向不断迈进。未来,教育科研将持续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为擦亮“幸福教育”品牌、助力常熟文化名城建设提供坚实有效的动力支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