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卓越校长成长共同体启动仪式暨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举行
为加快我市名校长成长进程,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推动我市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3月24日,常熟市卓越校长成长共同体启动仪式暨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在常熟市教师发展中心举行。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赵明华出席活动并讲话。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张新平和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首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首批苏州教育名家薄俊生作为项目导师应邀参加活动。常熟市卓越校长成长共同体全体成员等20多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市委教育工委委员王敬忠主持。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王敬忠介绍常熟市卓越校长成长共同体
成立卓越校长成长共同体,目的是要探索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名校长培养和引领带动机制,搭建深度研修、思想引领和实践创新成长平台,营造团队合作、共同发展、成人成事的良好环境,并以此带动区域内教师校长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赵明华为常熟市卓越校长成长共同体授牌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赵明华为张新平、薄俊生两位导师颁发聘书
导师薄俊生介绍常熟市卓越校长成长计划实施方案
薄俊生导师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工作内容”“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对《常熟市卓越校长成长计划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卓越校长培养工作将牢牢把握强基础、重创新、求实效、促成长的工作方向,采取“1+”工作策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学员代表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校长居群丹发言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赵明华讲话
赵明华说,常熟是历史文化名城,如何成为现代文化名城?需要一座座名校、一批批名校长、一批批名教师,名城、名校、名教师、名校长必须交相辉映。人民群众有所呼,我们必须有所应。
赵明华提出,教育必须做到“八个坚持”:必须坚持学生至上;必须坚持老师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辨证思维;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赵明华希望,校长们以“四敢”精神互相激励,珍惜机会,内修外助,善学善为,发展自己,超越自己,走向卓越。
导师张新平作专题报告
张新平导师以《孔子的办学施教实践与教育领导思想新探——跟孔子学为校长》为题作了专题报告。张教授从世人对孔子的评价认识入手,通过介绍孔子的办学施教实践、做表率校长与欣赏型校长等方面,对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甚至卓越的校长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走访学校
下午,导师张新平、薄俊生和常熟市卓越校长成长共同体全体成员一行走访了常熟市实验小学。察看了学校的文化氛围、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变化。专门听取了常熟市实验小学校长洪榴的专题汇报《校长领导力——邑学文化涵养教师成长》。
导师点评
导师张新平:洪校长用画家和诗人的语言分享了在实小以文化领导的无数细节与故事,邑学文化涵养教师专业成长,极富感染力。希望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概念作进一步梳理和提炼,如“知识观”“师生观”“教学观”“教师的发展制度、管理制度”等,能够以一些独特的行动方式,对邑学文化的形象再行构建。
导师薄俊生:近些年来,洪校长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精神、创新了学校的领导、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特别善于凝聚人、激励人、发展人。希望校长们在办学治校过程中也能“以人为本”“有所创造”,有自己的“小发明”,并且能够进行系统化提炼,相信只要共同努力,都会有所发展,我们的目标也定能实现。
建立卓越校长成长共同体,是常熟市教育局在“十四五”期间推进名校长队伍建设的一次尝试与创新,它标志着在新的时期,我市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即将迈入新的阶段。导师引领、多校联动、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必将促进我市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开创常熟中小学教育发展新局面,推动我市教育向更高质量迈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