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苏州园区“体验式心理课堂教学研讨” 观摩
——高中生涯规划课堂展示活动
2018年4月10日,“马素红心育名师工作室”成员一行3人来到苏大附中,观摩了苏州园区“体验式心理课堂教学研讨”——高中生涯规划课堂展示活动。
来自苏大附中的刘艳丽老师以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的“生涯彩虹图”为理论依据,开设了题为《三棱镜&七彩虹》的生涯规划课。舒伯将人的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0-14岁)、试探(15-24岁)、建立(25-45岁)、维持(45-65岁)、衰退(65-)五个阶段,刘老师从中截取出“探索”期和“建立”两个阶段,指导学生从生活广度(时间跨度)、生活空间(显著角色)、生活深度(角色投入的程度)三个维度画出属于自己的“生涯彩虹图”。学生通过自我探索,一方面“审视”了自己过去的一部分的成长轨迹和目前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展望”了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在分享环节,同学们都深深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和发展的,因而“生涯彩虹图”也是因人而异并且随着人的成长是可以不断调整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发展任务,我们要不断完善和平衡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能力探索”是生涯规划中认识自我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星海实验中学的段越老师以此为切入点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一次平平无奇的会议》的高中生涯规划课。段老师在课程一开始就为同学们设置了一个十分新颖的情境——“猎头公司”,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作为“资深猎头”的同学们开始了一次模拟招聘——要从众多的应聘者中为某岗位找到最适合的人才。通过该活动段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职业需求”与“优势能力”之间的匹配问题。接下来指导同学通过“能力雷达图”这一评估工具,从学习力、人际力、创新力、竞争力、专业力这5个方面探索自己能力上的优劣势,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自己。最后,针对同学们探索出的自己能力上的劣势,段老师结合一个示例“如何才能交到好朋友”,介绍了“SWOT分析法”,即通过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和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将内外部的各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让自己明晰目标和未来行动的方向。
在体验式的心理课堂上,两位老师能真正地尊重、接纳每一位学生,积极启发、激励和引导学生,学生真正在活动中自得、自悟,而作为听课老师的我们则深深沉浸在理解、支持、鼓励、欣赏、温暖、信任的课堂氛围中。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