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综合

小学

中学

搜索

马素红名师工作室

【活动报道】疫情之下,亲子热线小问答,心理老师来支招——工作室活动纪实(十七)

来源:马素红名师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0-04-01 15:17:42 浏览次数: 【字体:

疫情之下,亲子热线小问答,心理老师来支招

 ——马素红心理名师工作室活动纪实(十七)


小学篇

1.孩子不爱做家务

问题描述

  孩子不爱做家务,如果我们提醒他,比如把床上的被子整理一下。他会说:“算了,不要了,没事的。”平时就是不爱动手做家务,怎么办?

在线答疑

  关于孩子做家务,家长的引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营造做家务的氛围,明白家务活是整个家庭的责任。其次,父母榜样很重要,如果爸爸妈妈对于做家务活,都是一种抱怨、嫌弃的态度,那孩子就不言而喻了;其三,可以召开家庭会议,与孩子商议选择一两项来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一开始做家务的时候,多半是会比较粗糙,要多多鼓励,这样他才会更加有动力,鼓励内容要具体。第四,对于孩子的劳动成果,家长要多激励、多赞赏,因为看似很简单的家务活,如果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一种独立,自信,坚持的品质,那岂不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曹丽芳老师)


2.孩子不听话

问题描述:

   我家儿子六年级,以前还好,稍微讲讲道理听得进。最近宅在家里,特别不听话,说多了开始使性子,不理我们,不知道怎么回事?

在线答疑:

   孩子不听话,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和疫情期间的宅有关。最近家长和孩子天天零距离接触,你的“细致入微”超越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其二,和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关。六年级的孩子步入青春期,表现出独立的愿望。面对这个特殊时期的孩子,给家长几个建议:1.给孩子表达的机会,相互信任是交流畅通的前提。2.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以沟通与协商的方式求同存异。3.给孩子犯错的机会,错误是步向成功的阶梯;4.丰富聊天话题,可以一起玩游戏,聊轻松开心的话题,难得一家人在一起成为未来回忆中美好的家庭时光,其对孩子成长的激励意义会很深远喔! (陈红梅老师)


3.孩子不肯起床

问题描述:

   我家小孩今年上一年级。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待在一起没什么事儿,每天都起得比较晚。如今我们开始复工了,孩子也开始网上学习了,可孩子早上还是不肯起床。叫他起床就像打仗一样,每天都会弄得鸡飞狗跳。有什么好方法让孩子能够准时起床呢?

在线答疑:

   家长不妨尝试以下的做法:第一,做个约定。家长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聊一聊,告诉孩子:凡事开头难,现在爸爸妈妈开始复工了,你也要进入学习状态了,我们都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然后和孩子一起约定一下晚上睡觉和早上起床的时间并和孩子探讨一下准时起床的方法。第二,不断尝试:用轻柔的方式唤醒孩子。播放一段轻松的起床音乐或者播放一个孩子喜欢听的小故事?轻柔地抚摸一下孩子的头和脸,跟孩子玩个小游戏?用食物的香味唤醒孩子?在孩子耳边轻轻地告诉他:“你的早餐已经准备好了,赶紧起来吃吧,冷了就不好吃喽!”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早餐端到房间,让孩子闻香而起。 (徐丽芳老师)


4.孩子乱花钱

问题描述:

   孩子乱花钱,钱与玩具来路不明怎么办?

在线答疑: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爸妈有这么细心地觉察,很令人感动。这个问题其实比较简单。通常孩子的回答是“同学借的”或“同学给的”。如果是借的,等开学后,还了就好了;如果是给的,问清楚哪个同学,为什么给。偶有一次理由正当,只需教育不随便接受礼物,注意礼尚往来就好。若发现非正常,建议问清对象,跟孩子一起去求证。如果孩子所言属实,可以提醒同学间合理交往,还清不应拿的物品,必要的时候可以与对方家长沟通,各自提醒,如果涉及面广,相信老师也会愿意借助合适机会,不经意间一起聊聊喔! (过偊老师)

 

5.两宝宅家吵闹不休

问题描述:

   表妹家有两宝贝一个小学五年级一个三年级。那天来求助说,最近两个宝贝是不是一直宅家的缘故,时常有追打、斗气的情形,说了哥哥要谦让弟弟一些,这时小的幸灾乐祸的样子,大的就垂头丧气不理我们了,这该怎么办呀?

在线答疑:

   要解决孩子间纷争,推荐尝试一下:大人不要介入其中,而是同等地对待他们,给双方同样的选择。可问“你们要么停止打架,要么到外面解决战斗?”“孩子们,你们愿意各自去自己房间,等你们觉得不会打了,再出来?还是想一起到一个房间里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你俩愿意都坐到妈妈腿上来,等到你们觉得不想打架吗?”当大人同等对待他们时,也许争斗的动机就被消除了。 (徐惠霞老师)


6.孩子不爱运动

问题描述:

   孩子10岁。因为住高层,不适合蹦跳,所以之前的跳绳也就没有了场地。最近宅在家,作息时间宽松,运动越来越少。平时也属于偏宅的类型,现在更是不动了。

在线答疑:

   首先让孩子认识到运动的重要。家长可以结合时事来讲述,比如钟南山院士就是这样的典型。第二,家长以身作则。一块瑜伽垫,一面白墙,加上韵律……带着孩子一起做亲子运动。第三,可以云运动。邀上孩子的好朋友,一起运动,互相督促。既能加强交流,又能运动,一举多得。疫情之下,作息时间是相对会宽松,但家长应该引导其制定好时间表,遵照执行,随时督促,的确是养成运动习惯的好时机。 (任佳老师)


7.孩子背书没耐心

问题描述:

  小杰是三年级的男生,最近居家学习过程中,老师布置了必背古诗词的背诵,因延期开学,又布置了一些小短文的背诵。小杰对于背诵显得很不耐烦,总是静不下心来熟读成诵,总是一次次来磕磕巴巴地来试背。妈妈让他多读几遍,熟练以后再背。他就是不乐意,催着妈妈给他打勾算通过,如果妈妈坚持不通过,还会发脾气。

在线答疑:

   首先,居家学习对孩子的自觉性要求比较高,三年级男生正好是好动的年龄,静不下心来也属于正常现象。其次,因为是自学,孩子对所背诵的内容没有理解,背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会更加不乐意。第三,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背诵内容的意思,促进理解。第四,通过趣味活动来提升孩子的兴趣。如亲子比赛背诵、有感情地朗诵、诗配画、剧本表演等,让孩子在比较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熟读成诵。 (朱良英老师)


初中篇

8.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

问题描述:

   初中孩子,平常在家很少关注家庭事物,对于家人也不太关心,总感觉有点什么都无所谓,也或者说是有点置身事外的感觉,和家人的沟通互动也比较少,家务基本不做,对于家人讨论的事情也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线答疑:

   首先,父母的态度和言传身教很重要。父母在家庭中要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关心所有家庭成员,有事尽量采取民主的态度。其次,切勿大包大揽。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并及时评价,让孩子有承担责任的成就感。其三,适当示弱。可适当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另外,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不能只集中于学习这件事上,这会让孩子感到父母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并不是真的爱自己,长期下来,会让孩子对家庭有更大的疏离感。 (冯丽老师)


9.孩子作息不规律

问题描述:

   孩子上初一,抗疫延迟开学,在家时间长了生活作息越来越没有规律,每天晚睡晚起,怎么办?

在线答疑:

   首先要分辨是孩子一人作息不规律还是全家作息都不规律,再和孩子一起坐下来,认真面对并讨论这个问题。如果就孩子作息不规律,讨论要让孩子认识到作息不规律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和给父母带来的困扰,再和孩子一起厘清原因,分辨哪些需要父母协助克服(比如电子产品节制),哪些需要孩子加强自律(要和孩子一起商量具体的执行计划,如表格制定、闹钟提醒等)。如果全家作息不规律,要讨论整个家庭的运作问题,找出原因,全家一起商讨并头脑风暴(如三餐时间、学习计划与效率、家务合作),形成纸质方案,互相监督对照执行,能坚持并改善可以适当奖励(如做一件喜欢做的事情)。 (钱禹清老师)


10.孩子不订正作业

问题描述:

   孩子15岁,初三,一天6门功课的学习,做完作业上交,等老师批改好作业,并把答案公布在学习群里,要求学生把订正好的题目拍照上传,结果孩子不是说晚了,就是说累了,能拖一次是一次,老师催急了,就抄答案应付,这样没有什么效果,怎么办?

在线答疑:

   先找原因:是嫌麻烦,还是感觉没必要?后附建议:一是提高认识,错题是学习的漏洞所在,及时订正,及时反思,对提高学习效果大有好处。二是采取行动,家长和老师沟通,协助孩子把做错的题目摘录下来(题多可以摘录一部分),制作成错题集,到双休日作为一周的作业,并且和孩子约定,第二次再错一定要订正。也可以和孩子做一次实验,一周中认真订正之后,再做一周的错题集,一周没有订正再做错题集,进行比较,让孩子自己感受及时订正对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王芳老师)


11.孩子线上学习使用pad偷玩游戏

问题描述

   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初三孩子的母亲。因为孩子需要在线学习,所以PAD一天中有10个多小时在孩子手中。我经常看到孩子在学习的时候,PAD上弹出QQ聊天的界面,游戏的窗口。这让我非常担心。

在线答疑:

   初中的孩子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完全将电子产品交给一个正需要集中精力来学习的初三孩子,这的确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家长和孩子最最需要的是相互信任。一起讨论学习目标,减少担心;一起讨论学习计划,减少揣测。当家长怀抱着平等与尊重一起去沟通电子产品使用中的具体问题时,相信定会事半功倍。祝愿每一位父母成长为家庭航船的定海神针,用信任和智慧为孩子托底。 (奚丽萍老师)

 

12.孩子出尔反尔

问题描述:

   某天,(初一)小丽上完网课从房间出来,朝正在厨房忙乎的妈妈打了声招呼:“妈, 终于结束了!”妈妈正在煎鱼,头也没回,应了一声:“哦!”吃晚饭时,小丽朝妈妈发脾气:“天天吃鱼,你就不能换点新花样吗?”妈妈一脸疑惑:“不是你让我今天买鱼的吗?你这孩子,越来越难伺候,吃个饭还总是挑三拣四的……”妈妈话还没说完,女生将饭碗一推:“不吃了!”回了房间。

在线答疑:

   孩子出现情绪化,探寻原因很重要。疫情之下,网课开启,每个孩子都能适应吗?不妨听听她的心声;抑或,今天课堂内容有点难懂?也可能宅家太久,有点乏味?建议这时家长停下手中的活,转向孩子,保持目光接触,耐心地听孩子倾诉,并及时地给出回应:“嗯,哦,好的,原来是这样啊”。家长在乎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包容孩子的行为,是走进孩子心田的前提,这过程中建议不予评判,专心倾听,以期读懂孩子的弦外之音,如有困惑,也可适时向孩子“请教”,以我的经验:你虚心,她乐意。 (徐鸣芳老师)


高中篇

 

13.孩子不想复课

问题描述:

   因为疫情而停课的这段时间,对于线上学习,小王(高一学生)开始觉得新奇,后来渐渐发现了线上学习的优点,比如说,难度较大的课程可以反复学习,来不及记笔记的时候可以按暂停键。所以,孩子不太想去学校了。

在线答疑:

   学生们有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不过,孩子们不想复课的背后还有更多他自己可能也没有意识到的原因。比如说,在家线上学习的作息时间较宽松,还可以晚起床。在家学习时间和作业量相对较少,娱乐时间多,压力小等等。如果家长能够和孩子探讨出这些原因,那孩子也能理智对待复课。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重温在校学习时和同学、老师相处的快乐,回忆美丽的校园。家长还可以跟孩子聊聊钟南山、逆行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的事迹,激励孩子。 (马春燕老师)

 

14.孩子在家学习无法静心

问题描述:

   孩子自述面对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感觉又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总之,感觉要做的事情特别多而且都很重要,但又静不下心来做,而且一听见父母的提醒或者催促,更加烦躁不安。

在线答疑:

   “静能学习,动能嗨起”是一种很享受的状态,但是明明知道事情很重要却静不下心去做,真的是很多孩子的困扰。无法静心的背后,也许是孩子不愿意或者不敢去面对过去被他落下的功课或者虚度的时光带给他的焦虑。在孩子情绪糟糕、焦躁不安时,首先需要平复的是不良情绪,然后才是处理事情。所以,家长可以让孩子先去做一些放松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绪场景,让自己平静一些。接着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去引导孩子 “正面聚焦问题,解决问题”:

1. 我的无从下手,真的无从下手吗?

2. 我想到了什么,让我这么烦躁?

3. 我有什么办法解决解决目前的困境?

4. 如果我能解决这个困境,会出现怎么样的结果?

5. 为了解决这个困境,我此刻最应该做什么? (李燕老师)

 

15.孩子在家学习效率不高

问题描述:

   高一的学生,在家学习网课没有效率,作业也很拖拉,没有时间意识。

在线答疑

   首先,可以让孩子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 “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成的、相关的、有一定期限的”。如:在开学前,完成课外短文阅读30篇,增长词汇量500个等。其次,让孩子回忆一天24小时都干了些什么,找出时间漏洞,做好计划表。最后就是要督促他立马行动起来,告别拖延症。所谓万事开头难,通常在开始的时候,孩子会开始找理由或者自我合理化来推迟学习。但是一旦开始做了,这件事其实没有那么难。所以怎样才能度过最初的阶段呢?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形成这么一种思维:你所需要的只是“20秒疯狂的勇气去做一件事”。比如:你需要“20秒疯狂的勇气”来从被窝里钻出来;你需要“20秒疯狂的勇气”拿出你的数学试卷开始做。所以,“给孩子20秒的勇气”,然后立马行动起来!(刘佳颖老师)

 

16.家长管孩子手机,孩子发脾气

问题描述:

  高一男孩,只上网课不做作业,一经家长提醒,立马翻脸,甚至乱砸东西,咋办?

在线答疑:

  经沟通,了解到,表面看是作业问题,实际是亲子问题。有三点建议:

  第一,修复亲子冲突的关系——换位思考。提起作业就翻脸甚至砸东西,你们的关系怎么啦?孩子冲动行为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启发家长反思目前的亲子关系现状,想方设法改进紧张模式;

  第二,认识孩子身心的特点——独立自主。青春期也被称为“疾风暴雨”期,身体的成熟与心理的滞后的矛盾,导致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多种矛盾心理,如冲动与理智、独立与依赖、闭锁与渴望等。

  第三,听取内心真实的想法——平等尊重。亲子沟通改变方式:变长驱直入为耐心等待;变批评指责为榜样示范;变针锋相对为等待倾听;变疾风暴雨为涓涓细流,相信当亲子关系修复之后,你们的交流也就离顺理成章不远了。 (马素红老师)

 

17.听懂孩子弦外之音

问题描述

   我发现现在的孩子比较聪明,相比之下,自己显得有些“糊涂”,有时往往无法听懂孩子的话,导致我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成为“僵局”“沉默”或“战争”,我很想知道我能怎么听?又能怎么做?

在线答疑:

   第一,给予孩子说话和表达的权利。放下架势,观察孩子说话的神情、姿态、动作,达成有效对话和真诚沟通。第二,让家长成为孩子倾诉的对象。用心倾听,着力品味孩子说话的内容、语气、态度,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她,内心的需求是什么?”而不是说“我自己想说的”,让自己成为孩子愿意说话和倾诉的对象。

情景PK:

情境一:

孩子:妈,过几天就要劳动节假了......

家长:哦,马上要高考了,你要利用假日全力以赴学习......

孩子:我好累,我想......

家长:现在学业当先,应该......

(感受:场面尴尬,沉默,死气沉沉......)

情境二:

孩子:妈,过几天就要劳动节假了......

家长:是啊,终于有个“喘气”的机会了,你有何打算?

孩子:我想应该是学业,放松,先是......然后......

家长:主意不错,权衡先后和轻重......

(场面和谐,倾听,尊重,其乐融融......) (刘晓英老师)

 

18.孩子作业拖拉

问题描述:

   高二的孩子作业拖拉,每天晚上磨蹭到十二点多才睡,早上又不肯起,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在线答疑:

   作为家长,应理性看待孩子作业拖拉现象,冷静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根据原因找对策。比如有的学生可能是因为作业本身太难,不想去做;有些学生是因为本身对学习的意义缺乏认同,属于“被动”学习,所以对写作业的态度较为消极。所以,作为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作业拖拉的原因,对症下药。如果孩子是因为畏难,那家长既要给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又要鼓励孩子去向相应的学科老师请教,懂了以后自然不怕写作业。要提醒一点,涉及到学习有关问题总能轻易让家长“炸毛”,因此,家长要避免因情绪冲动批评指责孩子,一定要冷静、理性。 (徐梦老师)


公共篇

孩子不善于分配时间

问题描述:

   疫情期间,有家长问:“孩子在家,作息时间不规律,很担心,怎么让孩子合理地支配好兴趣与学习的时间呢?”

在线答疑:

   对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建议孩子制定一个时间安排表,操作如下: 首先,让孩子足够了解自己,让他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段,学习的效率最高?为下一步做准备。其次,让孩子自己制定时间表,如果没有原则性的问题,家长尽量不干预。孩子做表格时,最好具体到时间点和科目以及娱乐项目,最后一定要附上“自我评定”栏,每做好一项,打个喜欢的记号肯定自己。另外,在时间表的制定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可根据后续的实践进行微调,这也培养了孩子根据现实随机应变的能力。 第三,孩子在执行的过程中,家长同样也不要过于干预,给孩子机会发挥“自主感”并学会承担责任。最后,家长要做好榜样。其实今天探讨的问题并非是疫情期间的专属问题,在平日里就已经显现出来了。这可是个很好的调整机会喔!如果家长自己是一个合理安排时间的人,那么孩子也会认同你,变得和你一样喔! (范雪莲老师)


终审:教发中心刘鸣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