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综合

小学

中学

搜索

马素红名师工作室

【活动报道】专业引领 成长再出发(个案督导4)————马素红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活动纪实(三十九)

来源:马素红名师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0-08-26 16:15:21 浏览次数: 【字体:

专业引领,成长再出发 

——马素红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活动纪实三十九:案例督导(四)

 

  三伏天午后骄阳的暴晒,不能减少一丝马素红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成员们共同学习的喜悦。8月12号下午1点30分,常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234教室中,我们如约开始了李莘老师的案例督导学习。

 

  首先,由徐丽芳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可爱的热身活动。接下来,由奚丽萍老师讲述本次督导的案例。

 

  李莘老师针对学校心理老师做咨询的态度、为什么要接待来访者、咨询时间、工作模式等问题带领学员们进行探讨。

 

  最后李莘老师进行了案例的概念化,并对后续咨询可能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学习结束前,每一个学员都感觉到本次督导带来许多收获,并一一反馈给李老师。

 

  案例提供者奚丽萍老师感受最深:(1)区分客观与情感,提问前先问一句“你为什么要这么问?你的假设是什么?”,而不用自己的“内心戏”来臆测来访者的“内心戏”。(2)以系统观来建立多个假设,整体理解资料中的多个方面。

 

  钱禹清: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成长,而不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保持好奇心、验证假设、澄清细节、理解来访者及其家庭,才能给来访者以新角度去看待事实、形成新的认知、获得新的启发,进而可以讨论新的建议。

  徐惠霞:当咨询师带有“我以为……”时,客观可能会渐行渐远。当咨询师以真诚开放的态度饶有兴趣、好奇地进行询问,并能理解来访者所言时,才有机会收集更多信息。

  李燕:李老师提到A、B两位不同的咨询师在就同一个来访者的问题进行询问时,结果问出了不同的故事,由此可见咨询师的提问是具有导向性的。当来访者把一个“平面”的故事呈现在咨询师面前时,咨询师需要以多元为导向,不断地通过假设——提问——澄清让这个故事“立体”起来。

  徐丽芳:在听来访者诉说的过程中,咨询师心中产生的疑问可以悬搁,但是在听完之后要把问题问出来以证实自己的假设。

 

  朱良英:“澄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识和技术。在需要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提问或追问,了解来访者的真正感受,或者把自己的感受反馈给来访者,让他来确认或否定,这样我们的假设才不至于走进我们自己设定的圈圈。

  曹丽芳:咨询师就是来访者的一面镜子,通过提出来自不同角度的问题,是咨询师在对来访者进行的评估,同时让来访者看到自己忽略的地方。

  王芳:通过来访者的讲述,咨询师可以评估自己的能力,以及他们的能力、人格水平、经济情况和问题的严重程度等。

  陈红梅:在咨询中,倾听和陪伴不难做到,但过度的倾听会被卷入同样的泥潭。

  马春燕:咨询师在来访者“描述”ta的泥潭时,需要保持清晰的思路,引导来访者看到泥潭之外的部分,持续的有意识的提问,是抛给来访者的树枝。

  刘佳颖:如何去理解一个个案,决定了咨询师如何去应对这个个案。具体来讲,就是针对来访者的问题要获得哪些信息,如何获得信息并加以有意义地综合,如何利用信息进行临床预测和假设,从而由这种判断或假设进一步形成咨询计划的雏形。

  任佳:“好的沟通是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表达以‘你’开头的问题”。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非常重要。

  过偊:在提出建议的时候要让来访者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知其所以然有利于他们接受建议并安心执行。

  马素红:本次督导发现了自己三个方面做得不够:一是倾听,只有认真倾听,才有希望感同身受,才有可能听出问题关键;二是好奇,只有充满好奇,才能紧随其后,才有可能发现问题端倪;三是澄清,只有细致澄清,才能发现异同,才会有望双方另辟蹊径。


终审:教发中心刘鸣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