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孩子感觉好时,可以做得更好(亲子FM13)————马素红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活动纪实(四十二)
孩子感觉好时 可以做得更好
钱禹清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您如约来到每周六晚八点,由“马素红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为各位带来的“亲子FM”栏目,今晚想与各位分享的话题是:孩子感觉好时,可以做得更好。希望我的分享给您忙碌的生活带来快乐。
首先和大家分享两个个体咨询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二年级孩子的,妈妈说他不爱学习,作业磨蹭,读题粗心。从一年级开始,妈妈就每天陪着写作业,坐在孩子身边,看好孩子完成每一道题,当出现书写错误时,妈妈总是第一时间提醒孩子修正。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一个三年级孩子的,奶奶是退休教师,主动承担了每天陪写作业的事情,三年来每天监督好孩子的每一道题,及时纠正每一个错误,要求很严格,但是孩子也出现了不爱学习、作业磨蹭粗心的状态,甚至不愿自己思考,直接问奶奶题目该怎么做。不难发现,这两个孩子的故事有很多相似的东西:都有兢兢业业陪着孩子做作业的家长;家长都对孩子严格要求,一有错误立即批评指正;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也是相似的——作业不主动,粗心大意,不动脑筋,磨磨蹭蹭;还有最相似的,每天的作业时间都是家长生气、批评的时间,家长都感觉非常心累,都感慨自己上学的时候都没这么累过。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责任心的家长都知道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写作业需要陪伴引导,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不少家长忽略了孩子成长的需求:需要鼓励和正面引导,孩子感觉好的时候,可以做得更好。以写作业为例,两个故事中的家长在陪伴过程中只关注孩子的错误,并且采取批评和直接告知正确答案的方法,这种做法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背道而驰。尤其是第二个故事里的孩子,奶奶的要求很严格,一点点没有达到,哪怕是一个汉字笔画,都会被要求立刻重写,所以到后来她会放弃一切尝试,直接问奶奶应该怎么写,反正自己写出来也不对,都要按照奶奶的要求重做——她已经全盘否定了自己并且放弃了自己的主动性。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鼓励和正面引导,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家长如果能先看到孩子作业做得好的部分,并给予肯定和赞赏,如果家长还能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做错的部分、自己去尝试修正,引导孩子自己去总结避免错误的方法,赞扬他的努力和进步,那么作业时间对孩子来说将会是一段不断肯定自己、进步自己的愉快的时间。这样,真正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开始养成。
不妨这样试试:
孩子十道题错了五题,怎么办?有五道题正确也是孩子了不起的学习成果,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孩子,你已经学会50%啦,很不错!错误的几道你再试试?”——这是给孩子挑战自己的勇气。
孩子读题粗心怎么办?教给孩子仔细读题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再次读题,我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孩子,你重新读题读得很仔细,这一次你是怎么做到的?”——这是引导孩子自己总结方法、内化经验,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
一道题目讲了三五遍孩子才懂了,家长心累的时候怎么办?我们仍然需要这样说:“孩子,这么难的题你能坚持学懂,真是好样的!”——这是肯定孩子的努力坚持,这是非常重要的意志品质。
家长这样做,最重要的改变就是从聚焦孩子错误、批评孩子,转变为聚焦孩子的努力和成长,聚焦正面引导和鼓励。当孩子感觉好的时候,孩子可以做得更好,因为最重要的人给予了他最重要的支持和鼓励,给予了他最重要的肯定和希望。
我们都知道,就像不可能每次都考满分一样,孩子的作业、学习不可能完美无缺,孩子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如果我们的眼中只有做错的作业、考砸的试卷,我们又怎么可能看得更远呢?更远的是我们要着眼孩子对学习生活的兴趣、对自己的认可和自信。
孩子成长很慢,也很快,每一天都是宝贵的。如果您是孩子,您会需要什么?我想,假如我是孩子,我会需要父母能读懂我的无助和胆怯,也需要他们看到我的付出和收获,还需要他们给我时间和耐心,让我按自己的节奏逐步前进。父母看到了我的努力和坚持,他们为我感到高兴甚至骄傲,这样,我会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大胆尝试,会更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今天的话题能给您的家庭教育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也希望我们能够陪伴您和孩子共同成长。我们下周再见。
如需音频,请关注“琴川心灵矩阵”公众号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