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综合

小学

中学

搜索

马素红名师工作室

【活动报道】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纳(亲子FM15)————马素红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活动纪实(五十)

来源:马素红名师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0-09-08 13:23:23 浏览次数: 【字体:

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纳

刘佳颖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您如约来到每周六晚八点,由“马素红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为各位带来的“亲子FM”栏目,今晚想与各位分享的话题是: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希望我的分享能给您忙碌的生活带来快乐。

青春期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孩子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有时会是如此地荒唐和无聊。同时,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家长如临大敌:我要怎么说,TA才能明白我的爱?

在学校心理辅导室里,我遇到一个孩子,最近几次成绩都不理想,她沮丧、绝望又无助,她每次回到家,妈妈跟她说“你要认真点,努力点,再加把油”。爸爸说“没事,下次会考好的,我相信你”而这些话使她更加痛苦了。

“我已经很努力了,现在我连自己都不相信我自己,他们凭什么相信我呢?”

我告诉她“我知道,孩子,你现在很痛苦,很绝望,你要的不是鼓励,而是理解、接纳和支持。”

听了我的话,她哭着说“可他们永远不会理解的!他们一定对我失望透了!”后来,通过班主任,她的父母也愿意来和我交流,我告诉了他们孩子的想法,他们很震惊,我说,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多说什么,一个拥抱,然后告诉她“不要紧,别怕,有我们”就足够了。

其实,这个孩子已经陷入了一种经历了漫长且重复的失败后形成的习得性无助。那是一种无论如何努力也不会有进展的失望,直接结果就是极度不信任自己,听任事实摆布,放弃甚至躲避再次尝试。这时的孩子处于极度的不信任甚至自卑的状态,急需身边有人给他爱和支持。而父母的“我相信你”是一句万金油式的答案,在孩子听来,成了一句不需要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的充满敷衍味的回复,你觉得,他会怎么想呢?

据调查,好多孩子根本不认为父母是真的信任他,因为他感受不到父母对他内心焦虑、恐惧、无助的理解和关心。习得性无助的人对“积极尝试”会产生极其强烈的排斥和恐惧,这句话实际上给孩子施加更大的压力。这时候,他可能更希望有人给他一个出口,允许停止无谓的挣扎,所以,“我相信你”远远没有“别怕,失败了还有我们”来得更加更有意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永远不会离开,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所谓安全感不就是“天黑有灯,下雨有伞,偶尔想起,时常庆幸”吗?当孩子有了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再黑的路也不会怕,再大的雨也能勇敢前行。

一段时间以后,再次见到这个孩子,我发现她眼里有了光,她告诉我,最近心情好多了,虽然成绩进步不大,但她感觉到有了力量,接下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都说,家是温馨的港湾,但是也有的家庭中,家长未必是孩子愿意依靠,值得信赖的对象。这份尴尬怎么破呢?

有两点,可以去尝试:

第一是不断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比如面对孩子成绩低下,有个妈妈是这样对别人说的:“某某某的成绩是不错,是我家孩子学习的榜样。不过,我家孩子性格活泼可爱,又特别喜欢读课外书,要不了多久,她就会把成绩赶上来的。”孩子听到妈妈的话,信心大增。

第二点,情绪多米诺效应告诉我们,焦虑会传染,当然积极的情绪也会传递。这些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就是关爱、信心和信任。当孩子的自我意识被激励和认可时,便会激发他的潜能和责任感,家长要经常向孩子表达这样的信息:别怕,爸爸妈妈在旁边支持你,陪伴你!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今天的话题能给您的家庭教育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也希望我们能够陪伴您和孩子共同成长。我们下周见。

如需音频资料,请关注“琴川心理矩阵”微信公众号。


终审:教发中心刘鸣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