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我的三次挫折经历(亲子FM20)————马素红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活动纪实(五十七)
我的三次挫折经历
马素红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您如约来到每周六晚八点,由“马素红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为各位带来的“亲子FM”栏目,今晚想与各位分享的话题是:我的三次挫折经历。希望我的分享能给您忙碌的生活带来快乐。
第一次挫折:小学三年级期末,数学考了69分,咋办?实在迫不得已,只好拿出试卷,求助老爸。二话不说,爸爸带我一起分析试卷,围绕失分的知识点,共同制定计划:他负责出题,我负责答题,每天十道,一个暑假,至少做了500道题,四年级开学,白天更加注重课堂听讲,放学独立完成回家作业,期末,数学考了97+20分!
第二次挫折:中考,超常发挥,以高出分数线三分的成绩进了重点高中,但迎面而来的三年普高却累得够呛,结局更令我愁眉紧锁:落榜了?咋办?二话不说,爸爸带我拿着成绩听取了好多人的意见和建议,最后集中一点:物理对你而言似乎有点难,要不改读文科吧?于是,放下理化,拿起史地,作为插班生,开始了重读,“高四”一年,扎扎实实走过,很遗憾,又落榜了,咋办?爸说,你是咱家老大,你成功了,可以给弟弟树立榜样。再重读,“高五”一年,不敢有丝毫懈怠,这年的提前招生,竟然如愿以偿,取了师范。回顾这过去的五年高中生活,有人问,你不孤单吗?告诉各位,不变的是父亲雷打不动每两周坚持骑自行车来学校看我一次:带来好吃的,也带来好听的,他听我说说学校的事,我听他说说家里的事。
第三次挫折:中文毕业,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驰骋在语言文字的海洋里。一个偶然的机会,调了一个单位,说好了继续做语文老师的,可是单位的政策调整了,停止招收全日制学生,单干教师培训了,咋办?以你的资质怎么去给教师做培训呀?我又犯愁了。领导说,心理学刚兴起,要不你改行吧?回家跟爸聊起这个改行,爸说,我还真不懂,也许是个方向。二话不说,还真动了这个念头:那年,39岁;那年,孩子还小,需要陪伴;晚上,等她睡了,我坐进书房,拿起书,十分钟不到,睡着了!怎么办呢?思前想后,来到底楼车库,堆两个纸盒,搁一块木板,拉一盏台灯,屁股底下垫一个废旧汽车轮胎,书桌成了。以我自己对自己的分析,复习三遍估计可以了。于是,把所有可以支配的时间除以三,就是复习一遍可以用的时间,再把所有书的总页码数除以复习一遍所需要的时间,就是每天必须背的页码数。有人问,今天累了,背少了,怎么办?明天补呗!
如今回头,我想说,感谢爸爸,有了你的陪伴,让我坦然脱离了小学三年级时,常人眼中所谓的“犟马”的魔咒;有了你的陪伴,让我有了理科转文科的勇气和坚持;也因为有了前两次你陪我走过的“化整为零”“从头再来”的艰难的心路历程,让我有了中文转心理学的突破和越发坚实的脚步。
曾经自问,挫折于我,意味着什么呢?我的理解是:挫折,是我成长的阶梯;挫折,是我幸福人生的加油站。也曾思考:我的挫折于我爸,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想,孩子的挫折,也开启了他的思考:我的孩子怎么啦?我孩子的问题究竟会在哪里?又可以从何处找寻突破的机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跟孩子沟通,孩子会更加明白我们的爱?当我们家长给了她方向,如果途中又遇尴尬,我如何陪伴,可以让她拥有继续前行的动力?千言万语并作一句话:如何将孩子生命中的挫折转化成她未来人生中遇到挫折能够理性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尝试的契机?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今天的话题能给您的家庭教育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也希望我们能够陪伴您和孩子共同成长。我们下周见。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