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在游戏中疗愈心灵 在学习中收获成长 ——马素红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活动纪实(六十)
在游戏中疗愈心灵 在学习中收获成长
——马素红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活动纪实六十:游戏治疗实务培训
10月17日和24日,“马素红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活动在常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如期开展,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游戏治疗实务培训。活动邀请到了苏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濮丹老师,濮老师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实践,为工作室成员带来了一场游戏治疗盛宴。
为期两天的培训中,濮老师重点讲解了结构化游戏治疗的操作流程和基本技术,并带领大家现场练习如何利用语句完成测验、动物家族、曼陀罗绘画等技术对来访儿童进行专业评估与诊断。
两天的学习,内容丰富详实,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操演练,既有体验感悟又有反思成长,对工作室成员来说则是一次专业技能提升的宝贵学习机会。
对于本次活动,工作室成员们收获颇丰。
1.刘晓英:“找一个支点让地球转动。”儿童往往由于认知,言语能力有限,他们无法像大人一样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恰到好处,儿童通过“游戏”这样的媒介,演绎了内心真实的感受,释放了被压抑的情感;同时,在游戏活动中,治疗师通过真诚,接纳,与孩子建立起温暖,坚定,自由而有规则的关系。
2.过偊:最轻松的一次培训,做着游戏便探索了自己,小心翼翼地试探提问却遇到急着配合的“来访者”。接触最多的是小学生,很想帮到他们,却常常无力探寻到适合的接口。这次好像终于找到了走进孩子们内心的那条隧道——在游戏中悄无声息地帮助,不知不觉地转变。
3.朱良英:之前参加过表达性大会,对绘画等艺术疗法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当时就很感兴趣。这次的“游戏治疗实务”,孩子接受程度更高,更适合孩子表达自我。当然对咨询师的观察、感受、领悟也是有着很高的要求。老师的培训既灵活又实在,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摸索方法、感悟效果,时有茅塞顿开之感。我非常期盼我们也能有这样一个阵地,让我们的孩子在游戏中得到疗愈和成长。
4.马素红:孩提时,我们曾那么喜欢游戏,通过游戏,收获快乐,收获合作,收获友谊;现如今,我们竟如此害怕游戏,远离游戏,担心沉迷,担心孤僻,担心前途;唯此刻,我们愿十分专注游戏,借助游戏,理解情绪,理解孩子,理解家庭。
5.徐惠霞:游戏,散落在时间长河里的一颗颗珍珠。如今重拾游戏,开始游戏,身心顿然轻松愉悦。一个个绒绒玩偶、一套套动物家族、一本本绘本阅读,这就是游戏治疗的打开方式。于是,我们带着好奇和同在,不断扩展开来。
6.马春燕:简单的游戏,常见的道具,你赋予他们意义,它告诉你秘密。在游戏中有策略的跟随孩子,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实际带着咨询师的深意,或支持或给与信心,于是游戏更具治疗功能。我们在学习的两天里被玩偶们和动物家族等道具和游戏温暖了。
7.徐丽芳:感谢老师带我们来到了一个通往心灵秘境的游乐园。这个乐园里各种各样的玩具令人爱不释手。两天时间,我们徜徉其中,嬉戏欢笑。既感受到了游戏的魅力,也体验到了咨询师的不易。描述现象、慢慢跟随、运用技术、小心求证,相信游戏可以疗愈心灵的创伤。
8.奚丽萍:是游戏,更是治愈。在自由游戏中,建立关系;在诊断游戏中,看到孩子需要亲密还是权力,状态是松是紧。四个象限的治疗游戏,在温暖关注的游戏互动中,改变自然而然发生。三个阶段、两极四区的诊断与治疗,遵循治疗框架的游戏过程是游戏更是治疗。
9.陈红梅:儿童爱游戏,一切教学活动和游戏结合总能收获理想的效果。受伤的孩子也能在游戏中治愈。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戴玩偶自由游戏,语句完成测验,动物家庭游戏,格盘找自己活动,看图编故事,情绪脸谱,绘本故事等使孩子的情绪外化,组织策略性游戏让孩子感受到亲密或权力。
10.冯丽:游戏治疗关注到了儿童的身心特点,赋予了各种玩具和道具以生命,在儿童的成长中发光。游戏治疗其实是一种陪伴,陪你聊天,陪你游戏,陪你成长。游戏治疗其实是一种关注,关注我的需求,关注我的情感,关注我的成长。游戏治疗给我们在教学中启发,面对初中的孩子,转换游戏的思路和具体形式,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1.钱禹清:游戏治疗需要咨询师对儿童有更高的观察、思考、领悟、表达的能力,自由游戏中怎样让反应有效自然,语句完成测验怎样编写,动物家庭游戏的观察与提问等等,咨询师的理论积淀与技能训练都非常重要,只有专业化才能利用好游戏在动态的人际关系中达到提增儿童创造思考与想象力,达到调节儿童情绪、助其日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曹丽芳:游戏治疗并不是单纯的玩,它承载了儿童的表达,每一个游戏都有它深层的意义。咨询师借助来访者参与的游戏活动完成个案的概念化,构建丰满和立体化的咨询框架。游戏治疗适合3至13岁的孩子,但也可以把游戏治疗的技术用在高年龄段的孩子身上。
13.王芳:两天的学习,濮老师生动有趣地给我们介绍了游戏治疗的主要流派和理论,自由游戏治疗的基本技巧。在游戏治疗中,玩具成为了孩子的表达工具,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处于深度放松的状态中,更容易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治疗师就有机会去了解儿童的反应,感受及想法,从而反馈给孩子,使孩子情绪得以缓解,学习如何与人相处,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4.徐鸣芳:第一次接触游戏治疗,新鲜又好奇,濮老师的指导专业又精准,受益匪浅。游戏治疗是基于多种理论整合发展而成的一种治疗方式,和其他治疗方式最大的不同是:儿童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焦虑外显化,治疗师再根据儿童的行为进行诊断。这就对治疗师的要求很高,需时刻警觉儿童所表达的情绪,并能及时作出回应。
15.刘佳颖:这是一次轻松有趣又受益匪浅的培训。让我感受到了游戏治疗的魅力。孩子的内心有时不容易用言语来外化,而游戏是一个很好的释放方式。在游戏中很多问题会暴露出来,同样在游戏中又能治愈很多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其实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去跟我们的孩子交流沟通,可以更好的走进孩子的世界。
16.徐梦:第一次近距离体验、感受游戏治疗的魅力,用游戏的语言和年幼的来访儿童建立关系,用游戏的方式理解来访儿童面临的困扰,用游戏的策略帮助来访儿童处理情绪和行为问题,每个环节都蕴含着扎实的咨询技术,每个环节都充满魅力。
收获之后便是成长,相信工作室的成员们能够更好地将游戏治疗用于工作实践,更好地用游戏疗愈心灵。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