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珍参加锡山特殊教育学校“十三五”课题中期评估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锡山特殊教育学校听课随想
周瑞珍
11月14日上午,锡山特校举行了“十三五”课题中期评估暨课堂教学公开研讨活动。我受邀来到此校,全程参加了这个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不仅有来自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学会的评估组专家,还有来自苏锡常8所特殊教育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以及来自江苏省特校专家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12位成员。
活动中,特校的王梓潼、李佳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了音乐课《小猴子》和语文课《我有一双手》,充分体现积极教育、生活化教育的相关理念。赵程鑫、顾宇龙、徐振宇等同学还给来宾们展示了学校素质教育、积极教育的成果。
下面就王老师的音乐课《小猴子》,来谈谈我的听课感受。王老师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和素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几点两点值得我学习。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王老师精心创设了森林动物学校音乐节的情境,顺利引出了“小猴子”这首歌,激发了智障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符合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
2.课堂调控能力强。
王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课堂调控能力强。她虽然执教的对象是智障学生,但是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活泼,学生们在唱歌时积极主动,学习效果好。
3.以歌曲和表演为主线体现其音乐特征。
王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歌曲和动作表演,去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音乐阴道中自然地学习唱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这首歌曲活泼诙谐的特点。
总之,王老师的这节课,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享受!
在课题评估环节,赵校长先进行了学校“十三五”课题研究工作汇报,对该课题开题后开展的具体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下一阶段需要努力的方向作了简要阐述。专家们对该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给予了肯定,认为该校课题组成员两年来做了大量的研究,并紧紧聚焦了“积极教育”、“培智学校”、“生活化教育”这三个关键词,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方法多样,注重发现、挖掘智障学生的闪光点,体现了对“十二五”课题的进一步深化,更体现了学校、教师对学生的一份责任。同时,专家们也对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怎样进一步加强个别化研究,对照目标寻找更多的研究切入点等等。
通过参加本次课题研究的中期评估活动,我汲取到了专家的真知灼见,对今后我校开展的各项课题研究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