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镇江 相知课堂——特教工作室成员朱林娥老师参加常熟市特后高研班专题研讨活动
美好的初夏时节,常熟市特级教师后备人员高级研修班的培训进入到教学实践阶段。工作室成员朱林娥老师参加了在镇江特教中心的教学研讨活动。
(镇江特教中心王玉兰副校长为活动做了精心的安排)
活动邀请了镇江特教中心王玉兰副校长担任指导专家。5月14日上午,首先由镇江特教中心的赵翠翠老师现场展示了培智四年级生活语文《校园里的花》。由于本班8名学生残障类型复杂,智力落后程度严重,有5名自闭症儿童、1名唐氏综合征儿童、两名智力发育迟缓儿童。除1名智力发育迟缓儿童没有家长陪读外,其余7名学生均有家长陪读。8名学生中有四名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有4名学生存在言语功能障碍,另有1名女生语言受情绪影响较大,情绪好时愿意讲话,不好时只字不发。课前了解情况的时候,陪读的家长就对赵老师能“哄住”学生赞不绝口。课堂上,赵老师根据学情,对教材做了很多适切的处理,在文本中配上了大量丰富的图片,把简短的一篇课文巧妙地转换成了趣味盎然的图画书,有效地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扎实,学得开心。考虑到智障孩子们身心容易疲劳,因此间隔一节课后,朱林娥老师执教了《青蛙》第一教时。朱老师依据课标、学情、文本,从手指游戏互动热身开始,在每个教学环节都搭建了符合孩子学习能力的个别化教学支持策略,并贯彻小步子多循环、过度练习等教学原则,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利用丰富的图片资料,一步步构筑学习的支架,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充分参与,都能获得不同程度地发展。课后,陪读家长用竖起的大拇指和满意的笑容对朱老师的课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镇江特教中心的赵翠翠老师现场展示了培智四年级生活语文《校园里的花》)
(朱林娥老师进行第一次现场展示)
5月14日下午,在王玉兰副校长的主持下,首先由朱林娥老师以《依心灵而学,为发展而教》为主题进行了说课和反思。镇江特教中心的三位语文骨干教师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她们首先对朱老师第一次和这些孩子上课,居然连情绪行为严重不稳定的徐宇涵同学也坚持了一节课而感到欣慰,同时指出认读词语的量还可以适当减少一点,可以制作图片沟通本等建议。最后王校长进行总评。她认为朱老师的课有三个特点,一是正三观:学生观、课程观、学科观,二是抓三有:心中有标、目中有人、手中有法,三是促三新:重细节、强支持、巧评价。王校长同时建议增加个别化教育计划,进一步加大对个别学生的关注度。
(特教组指导专家对活动进行现场点评,互动热烈)
在听取专家指导建议以后,朱林娥老师根据自己的思考,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案,于5月15日上午又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展示。
(朱林娥老师进行第二次现场展示))
天下特教是一家,朱林娥老师和指导专家相遇在镇江,相知在课堂,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研讨,但是却收获了成长,收获了友情。告别镇江特教中心,他们的研讨还将继续。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