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差异教学,扎根乡村特教
实施差异教学,扎根乡村特教
—“融合教育课程支持工作坊”暨常熟市特殊教育工作室课堂教学主题研讨活动
为促进乡村资源教室教学质量提升,10月29日下午,常熟市特殊教育工作室、常熟市“四有”好教师团队“融合教育课程支持工作坊”部分成员走进浒浦学校资源教室,观摩资源教师汤丽萍老师执教的生活语文课《课间安全》一课。此次活动也是常熟市特殊教育工作室本学年开展的第六次活动。
汤老师执教的教材选自部编版生活语文三年级上册学校生活单元第3课,内容编排围绕听、读、说、认、写五大板块,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有助于培智学生将语文知识技能转化为实际的生活能力。资源教室现有五名学生,采用半日制形式,上午半天在资源教室上课,下午融合进普通班级。
【课堂教学】汤丽萍老师执教《课间安全》
随后,与会人员从自己的课堂观察角度出发,围绕“差异教学”进行了研讨。工作室成员徐胜彪老师说他感受到了乡村资源教师的特教情怀。汤老师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的是弱智专业,因此对乡村的特殊教育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特教班全日制的时候她更像一个母亲,班级里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包括吃喝拉撒等生活琐事都由她包办,她毫无怨言。汤老师的坚守也是乡村资源教师的可贵品质。几十年如一日和这些特殊需要学生为伴,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耕耘,为乡村的特殊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血汗,这是值得点赞的。浒浦学校姚美芳副校长和工作室成员周瑞珍老师同时谈到了乡村资源教师的多学科教学特质。不同于城市学校的岗位分工明确,乡村资源教师现实条件的限制以及为满足学校的应时之需,汤老师在负责资源教室运作的同时,还担任普校很多工作。因此也带来今天这节课的学科感不强,也就是语文味不浓。汤老师自己也谈到,更像一节道法课,因为觉得这个内容学生需要,但是课文内容(字词句篇的教学等)学生都会了,不用再教了。教学设计虽然体现了语文的学科属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更多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自然谈话。看得出来,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在课间的所有举动,哪些是危险的不适合的行为,哪些是值得鼓励的行为。因此结合课文内容,老师在适当复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谈话式的,学生的训练不够。这个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是有失偏颇的。她们建议汤老师要把生活和语文更好地结合起来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特教工作室领衔人朱林娥副校长指出生源特点是差异教学的良好资源。培智学生感知觉缓慢,因此这节课上,老师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学生学习,尤其注重利用学生的能力差异组织合作学习,这是乡村资源教室生源特点决定的,也是实施差异教学的良好契机。比如在合作完成板贴的时候,有的学生贴词语,有的学生贴图片,有的学生读一读,有的学生写一写,每个学生都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希望汤老师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把差异当作资源充分利用,促进每个学生这样一个由五个学生、四个年级组成的复杂班集体中都能有所收获。最后,大家还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乡村资源教室的教学质量,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相信这样的研讨还将不断持续。
【主题研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