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教学的培智课例研修之一:云教学 云研讨 云端促成长
——培智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同伴互助策略
4月6日下午,常熟市特殊教育工作室部分成员协同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研组的老师相约云视讯,举行了以“培智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同伴互助策略”为主题的线上教研活动。老师们通过课例研修和课题的研究推进,在协同教研的过程中共同学习、研修、成长和提升,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活动由工作室领衔人朱林娥副校长主持,分课例介绍、课堂观察、总结分析、自由评研和领导点评五个环节展开。
01.课例介绍
首先由课例执教者王燕萍老师就职训班《价格计算》一课做课例介绍,她重点介绍了班级学生的学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并作出课例反思。
02.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它是一种改善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研究方法。顾寅、薛青、赵斌、王娴静四位老师分别从两组同伴之间的互助次数、个体课堂参与度、辅导策略及辅助效果进行观察记录,用统计图表向大家呈现观察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展现同伴互助策略在培智高阶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03.总结分析
随后,顾寅组长对数学教研组开展的微型课题《培智数学课堂同伴交互式辅导策略的探索与研究》进行阶段总结。同伴交互式辅导是指学生以一对一结组的形式或是小组群体形式,参与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学业学习和社交技能进行支持与帮助。在培智数学课堂中运用同伴交互辅导策略能更好地利用差异资源,实施有效的差异教学,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04.自由研评
接着,老师们就授课形式、物理环境构建、资源提供、主辅协同教学、对学生的个别化支持、课堂结构、教学效果等方面,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给出了不同的建议,把教研活动引向深处。
刘君达老师说:在同伴互助学习前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搭配,分组时除了考虑学习能力,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残疾类型、兴趣、性格、性别差异等因素,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合。组与组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这样既有利于小组内“合作学习”,又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
朱凤老师说:同伴交互式辅导策略同样适用于普校特教班的复式教学,她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通过“组内+组外互助”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周瑞珍老师说:同伴式交互辅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让学生获得了数学学科知识,还改变了课堂评价方式,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从而更加激发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从而达到共同提高。
05.领导点评
最后,朱林娥副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做精彩点评。她肯定了这次云上教研的特殊意义,并指出这次研修目的是要大家初步感受一种新的校本研修方式,暨基于差异的课例研修。这样的课例研修包含组建研究团队、确定研究主题、合作设计教案、教学和观课、集体反思、撰写结集课例报告等相关步骤。她激励老师们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抱团成长,扎根课堂教学,以一节节课例为抓手,深入探究这节课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么教这些道理。她指出课例研究的重心不是课例而是研究,每次研讨都必须指向具体的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每次教学的修正都必须指向学生更好的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一位老师身上都有不同的亮点,通过本次课例研修活动,老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让差异教学在我们的课堂中生根开花,让老师们成为特殊孩子学习道路上更加优秀的引路人。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