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师专业发展 探寻校本研修路径 ——常熟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本研修专项培训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提高区域校本研修的整体质量和基层学校校本研修的实施水平,实现常熟教育的提质增效,常熟市教师发展中心于5月22日至5月24日,在南京举办了为期3天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本研修专项培训。来自本市申报校本研修专项课题学校的校本研修(课题研究)负责人以及教师发展中心相关人员共45人参加。
开班动员 鼓气提劲
在5月21日下午的开班仪式上,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徐莉芳主持并作动员讲话,她要求学员严守培训各项规定,联系实际学习思考,希望学员通过本次培训,结合所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学校原有的校本研修方案进行再思考再完善,持续推动学校校本研修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考察聆听 汲取经验
三天学习中,学员们分别考察了4所中小学,听取了学校关于开展校本研修的创新做法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5月22日上午,南京市雨花开发区实验小学张文轩校长作了题为《集群思维,合舟共济——“草地教室”校本探索新路径》的报告,展示了学校作为琅琊路小学集团中新的一员,如何借助集团优势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学习琅小,成为自己”。
5月22日下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张巍校长作了题为《研中有光,洞见改革——初中学校教科研管理模型的建构与作业研究实践创新》的报告,重点围绕“作业+课堂改革创新”项目,展示了如何建构教科研管理体系,创设学校课程。
5月23日上午,南京市火瓦巷小学沈科校长以《同行邀约 激活赋能 续力生长》为题为学员们作专题报告,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制度的建设来促进研修中教师群体的“共建、共享、共进”。
5月23日下午,江苏省教科院沈世红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校本研修:学校教学变革的力量》专题报告,讲述了校本研修的来路、发展和自己对校本研修的思考,指出校本研修应由外延到内涵,从理论到课例。在报告中,他还强调:校本研究要能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要能凝练自己的办学风格,要能放大自己的文化影响。改变思想,才有行动!改变行动,才有模型!改变模型,才有未来!
5月24日上午,学员们来到了富有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的南京市晓庄小学。金立义校长以《校本研修的价值、误区及判断》为题为学员们作专题报告。针对教师缺乏参与研修活动的内驱力和研修流于表面等问题,他在如何打造高效的教研组、开展丰富的校本教研和做好各类培训工作等三方面给出了形式多样的、实操性强的建议。
在本次培训中,学员们积极与培训专家进行了互动,包括基于学科单元、课时教学目标去进行作业设计的具体做法,以及在新教师占比较高的学校,如何通过具体的制度来促进共建、共享和共进等。各位专家对学员们提出的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讲解。
经过三天的培训,学员们对校本研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如何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有了更为宽阔的思路,教育教学的视野得到了开阔,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同时,对自身今后的发展也有了新的方向,也更愿意向着更高的专业发展方向努力前行。
心灵碰撞 共促提升
学员感悟:
常熟市实验小学 顾善海:沈世红教授立足学校实际,从教育现象出发,从教育问题开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校本研修的来路、发展和归途,以及学校教学变革的缘起、路径和思考,重塑了我们对“学生、学习、学校”“教师、教学、教育”“教研、科研、研修”的一些理解。他的讲座引发了我们对一些教育现象、教育现实的再思考,比如假启发、假学习、学生没有自己的看法;他的讲座更新了我们对校本研修的认识,如研修是教研也是科研,有教理也有学理;他的讲座传递给我们许多新的理念,比如“你就是教育”“普通的教师也可以有不普通的存在”“教育是帮助学生实现他的理想”。沈教授的讲座发人深省,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已经习以为常的教研活动、科研活动,重新审视自以为是的教学观念、教育思想,找准研修的定位,明确前进的方向。
常熟市常清中学 许自强:步入南京市晓庄小学,学校的文化环境布置令全体学员耳目一新,赞叹不已,真正实现了“让每一面墙都说话,每一处景可育人”的教育理念。认真聆听金校长高屋建瓴的讲座,其中不仅有理念的高位引领,更加有实践的深入操作。讲座中“校本研修问题扫描”环节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校本研修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其中不少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困惑着我们学校的顽疾,令人感同身受,但金校长的讲座并没有在问题环节浅尝辄止,而是对实践中的真问题给予了具体而深入的回答,答疑解惑,真可谓醍醐灌顶。金校长在校本研修活动中亲力亲为,“俯下身子做教育”“举目远眺领教研”的事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常熟市颜港小学 张益敏:很荣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收获了很多关于校本研修方面的新理念和新举措:校本研修,关乎着学校的未来,以问题为导向,做好顶层设计,建构管理模型,有序、扎实、细致地开展研修活动;校本研修,要重视教学、科研深度融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要向综合育人的理念转型,通过课程活动,推动学生一生的成长。行走在校本研修之路上,且行且思且成长,时想时做时精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