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综合

小学

中学

搜索

顾丽芳名师工作室

欣然身在此山中,也期识得真面目——记顾丽芳工作室9月30日活动

来源:顾丽芳名师工作室 发布时间:2019-10-08 16:37:48 浏览次数: 【字体: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在努力揭开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庐山真面目”,也许途中会有困惑,会有争议,因为我们都“身在此山中”,但凝聚团队的智慧,我们就能在一次次课例研讨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研磨我们的理念与策略,不断向着“学的课堂”靠拢,与学生一起在语文课上生长。

 

9月30日上午,秋意渐浓,桂子飘香,时值新中国70华诞,全体顾丽芳名师工作室的伙伴们齐聚石梅小学,参加教学主题研讨活动。我们用发自内心纯正的“研讨”热情,来为祖国喝彩,为我们热爱的教育事业加油。

首先,由陈睿老师执教了六上的《竹节人》一课。陈老师以杨绛的名言“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为引子,带领学生关注文本独特之处——阅读策略的研究,随后结合学生课前充分而富有个性的“先学”,师生一起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寻找到文中相关内容,在交流讨论中归纳出相应的阅读策略,接着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交流中互相弥补,共同提高,最后学生以“学习共同体”的方式进行了精彩纷呈的“学习汇报”。教师以“学伴”的角色不断在关键处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讨文本精妙处,学生在整堂课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先学能力,活跃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在互相辩论和补充中,畅所欲言,享受文本带给自己的收获与快乐。

 

欣然身在此山中,也期识得真面目——记顾丽芳工作室9月30日活动



欣然身在此山中,也期识得真面目——记顾丽芳工作室9月30日活动


来听听现场工作室老师们的声音吧!(现场实录)

唐建峰主任:课文内容很长,长文很难教,今天这节课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思路。老师紧扣单元阅读策略和方法,和学生一起经历运用阅读策略,来学好长文,教学主题明确,从头到尾“策略的感觉”很明显,学生也能鲜明地从策略中去感受体会。我从杨绛先生的话想开去——把门串好,把文串好。把门串好,就是根据自己阅读的兴趣、爱好去主题式地吸收、了解,例如了解竹节人的制作;在了解中去运用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明确了阅读任务,采取不同的策略,去消化阅读目的。把文串好,也就是说方法、策略等只是途径,最终目的把语文实践落地。

徐晓兰老师:老师能注意到把阅读策略指导很细致,并提炼出方法。文章孩子很喜欢,学习得也很有趣,语言实践得法,最主要的是,我们的课堂,给了孩子一个分析、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范金翠主任:这节课呈现了高年级教学时,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结合。先学单把内容前置,这样学生走进课堂,就有一个基础。学生表现真的非常棒,他们对文本的把握能力、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是日积月累训练的呈现。


欣然身在此山中,也期识得真面目——记顾丽芳工作室9月30日活动


五爱陈晓燕老师:同伴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C版是老师排的,目的性很强。小组合作的分组该怎么去分,一开始是自主合作分组,也有物理性的比较近的,今天是C版同质分组。教室里常使用的是A版分组。敏感的学生有读写结合的理念,无形中达到了阅读教学的最高目的。老师有单元统整的概念,能细心地关注到统编教材的单元导语、语文园地、甚至课后的泡泡。

曹丽秋校长:学生的状态是最重要的,每一堂课让孩子站到前面来,自得其乐,是一种学习的至高境界。

金雪敏老师 :一节课,变讲读为交流活动,先学单唤醒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在小组合作之前老师和学生提炼了不同任务需采用的不同策略,让学生在每一次交流中去习得、体验、运用、进而内化为能力。

顾芳老师:1、核心素养的石梅表达。一节课呈现出通过学法变革,激发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的微观过程。2、老师具有鲜明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理念。比如,第二组学生交流不太完善时,老师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不足之处,现场进行弥补,学习过程呈现了一种健康的课堂生态,把同学变成了学友,互帮互助,激发思辨能力。


欣然身在此山中,也期识得真面目——记顾丽芳工作室9月30日活动


唐建峰主任:我建议,还需要细化,可以根据不同的表达文本来制定阅读策略。“制作”是类似于说明性的问题表达,一个是条理,制作是有精细的动作表达,说明类文体用这些策略。叙事类就要把握前因后果和细节。最后有个成果的展现就更好了,线性感觉会更鲜明深刻。

苏维老师:耳目一新,很震撼。学生逐渐尝试用学习策略来完成、完善学习任务,这是一种学法的进阶,我能感受到孩子学程的增值。

顾银蕾老师:共鸣——关注学习提示、课后语文园地。收获——学习方式的变革,ABC组小组合作,是今后要研究学习的。

来自太仓牌楼小学的老师也参与了教学研究:

杨老师:孩子很厉害!从传统文本学习角度来说,竹节人是散文,散文是文学的上升,回忆往事有不同的写法,可以回忆老师,可以回忆同学。这篇文章阅读目的很明显,根据阅读指向去关注文本,是新的尝试。但语言文字的积累、语言文字的内化需要朗读。

校长:关注了“有目的地阅读”这个要素,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建构了一个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板书进一步分解任务,把他们带入了课堂情境中,在独立探索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的前提下进行分享和评价。课堂给了学生自由的安全感,儿童站在了课堂中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效率有了很大地提升。


欣然身在此山中,也期识得真面目——记顾丽芳工作室9月30日活动


最后,工作室导师特级教师顾丽芳校长做出了点评:

我很享受这种教研氛围,教材都改为统编版,例子的转变带来理念、方向性的指引。这节课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何用好教材,把握课堂,工作室率先进行了有效的尝试。我觉得,统编教材有四个方面的变化,也给我们四个不同的启示:

1、整体单元观照,设计思路。课文教学要站在单元角度去整体观照,老师必须考虑,快速阅读中怎样把目标去整体落实。

2、聚焦语文要素,采取举措。统编教材引导更集中,策略应从粗线条引向更细致。

3、关注学习方式,积极变革。有来自于小组的学习,有生生互动的方式。一切都是很自然的样子,课堂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学习共同体的样态。

4、控制学程节奏,板块推进。整节课以交流体验活动式的学程来推进,气氛活跃,每个孩子灵动的发言都能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建议:

1、进一步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建议老师增加一些品词析句,有选择地重点语段进行分析。再比如,“锁定范围”这里能否再具体化一点?哪几部分写了玩具制作的内容?哪几部分写了玩的乐趣?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文本脉络,这样做,落脚点要扎实、细致。我们的课堂要有更宽广的语文视野,也要有更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2、调整策略和内容的关系。策略是高阶的,是怎样读的方法,内容是写了什么,还是要有些扎实的观照。


欣然身在此山中,也期识得真面目——记顾丽芳工作室9月30日活动





终审:教发中心刘鸣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