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队智慧 助专业成长——“高丽名师工作室”开展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
4月23日下午,高丽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领衔人高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风景区的学校——沙家浜中心小学,一起观摩课堂教学、展开互动研讨活动。
何市小学徐梦君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徐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形,寻找大小相等的分数入手,让学生直观感知大小相同但形式不同的分数的存在。接着,引导学生猜想哪些分数和1/2相等,孩子们通过画线段图、摆小棒、折一折、算一算等方法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再次体会大小相同的分数的特点。在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后,徐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相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什么在变?怎么变化?什么没变?从而总结出规律。整个教学过程,徐老师从培养学生推理素养出发,运用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类比推理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感知规律的生成,并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对规律的体会更深刻。
沙家浜小学张婷老师执教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一一列举虽然是新策略,但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张老师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出示例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从条件和问题两个方面思考,产生关于解决该问题的诸多联想,明确要找到面积最大的长方形就是要找出符合要求的不同围法。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展示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逐渐厘清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到一一列举时要注意有序性,积累了丰富的探索、解决问题的经验。
课堂教学后,高校长组织全体成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在肯定两位老师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本着共同进步的原则,工作室的成员各抒已见,分别从教材的正确解读、学生的真实起点、课堂活动的开放度、学生的交流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大家也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收获了更多的教学智慧。高校长也参与到大家的讨论中,充分肯定了大家的看法,并高屋建瓴地作出了指导:
1.对于规律的探究课,要让学生感受完整的规律生成过程,直观感受——操作探究——观察分析——初步归纳——自主验证——巩固应用,环节层层递进,体验才能深刻完整。
2.对于策略的教学课,要抓住两条主线:为什么要用这个策略?怎么使用这个策略?教学中老师普遍更关注“怎么用”,往往忽视了“为什么要用这一策略”的理解和感悟,而感受策略的需要性正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也是策略教学的主要目标。
3.教学要有结构思想,从整体上思考本堂课的任务与目标,确定需要突破的重难点,可以大胆尝试新内容、新模式,并在必要时做出适当的舍与弃。
4.要善于关注课堂中的细节,课前谈话的时间与内容、交流素材的选取、关键问题的呈现方式等,都需要细细推敲,认真琢磨。
半天的研讨,有收获、有思考。通过剖析课例,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思维碰撞,收获团队的教育智慧。在这样的名师引领下,相信老师们定会在工作室里快速成长。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