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让内心充满喜悦 ——记“高丽名师工作室”第五次教学研讨活动
每个教师都应是一个研究者,这是教师工作专业性质的一个涵义。“高丽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在高丽校长的带领下,以“课”为“例”主动用心地研究着、实践着、思考着。2019年5月21日下午,工作室第五次活动在张青莲小学举行。
首先,由张青莲小学金玉洁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小数”。金老师从常见学习用品的价格入手,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走入新知学习;通过“分一分”“比一比”“想一想”等数学活动,沟通“十分之几“与”一位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感悟小数的意义;引领学生依托对元角分和相关长度单位的认知,在比较中深化对小数的认识。
第二节课,由石梅小学顾星老师执教同一单元第二课时“小数大小的比较”,她合理重组教材,从课前导学入手,让孩子们在数轴上自主找出两个小数并比较大小,然后在分享交流中表征自己的思考方法,在合作探究中自主获得并归纳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精彩纷呈的探究过程引领学生完整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课后,工作室全体成员从自己的课堂观察点出发,就相关的“课堂现象”进行了深入评析,展开了热烈研讨。
本着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高校长要求将研讨重点落在“查问题找不足”上。她指出,“小数的认识”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小数,这是对“数概念”的一次扩展,与整数意义相比,必然有着明显差异,有其产生的“必需”和“背景”,因此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就要思考学生现有的知识积淀与新概念学习之间存在怎样的“障碍”?作为小数教学的起始课,应该创设怎样的认知和思维冲突,才能引领学生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应该组织哪些学习活动,才能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触及小数意义的本质?
这些问题引起工作室成员的深思,在交流中大家清晰地认识到,本课教学中要带领学生感受到,“小数”可以看作是十进分数(分母为10、100、1000……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后续教学中则应该侧重于理解“小数是将个、十、百、千等不断扩大的位值计数方式朝着另一个方向加以延伸,使之成为更为完善的位值计数制度”,所以概念教学应该回归并紧扣其本质意义,借助大量直观感性材料多元表征,帮助学生建构起合理而完善的认知结构。
关于“小数的大小比较”一课,高校长也给了大家两个追问,即“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到底是什么”“如果由你来执教这堂课,那么可以怎样安排教学环节、如何利用学生的学习素材”?大家充分思考和交流之后,高校长给出了独到的回答,让在座的老师们如醍醐灌顶。
本次活动,工作室成员放弃休息时间,赶路、聆听、研讨,整整四个小时的活动在意犹未尽中结束。我们将带着收获再次出发,并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