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提升,品味数学——记"高丽名师工作室"2019年十一月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银杏金黄,枫叶渐红,深秋美景醉人心。2019年11月21日下午,“高丽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相聚在张桥中心小学,开展2019年“十一月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除了全体工作室成员,还有游文小学、张桥中心小学数学组青年教师以及游文小学新入职数学教师。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美轮美奂的作品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张桥中心小学的李静老师挖掘学校剪纸特色课程中的数学元素,自编教材,给全体老师展示了“剪纸·数学”一课。李老师首先带领学生观看剪纸特色宣传片,在富有趣味的情境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接着,李老师以“人物图案”为基本元素,组织学生开展想一想、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说一说等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充分观察、多次比较、动手操作、合理想象的过程中,深刻领会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体会翻折运动的本质,积累活动经验,丰富空间想象。
石梅小学顾星老师为大家展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多彩的分数条”,主要分两个环节展开。第一个环节是操作活动,通过“折一折”,引领学生感知“1”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通过“拼一拼”,使学生感悟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这四个分数单位在数量上的联系。第二个环节是游戏活动——“抢1”和“清0”,其中第二个游戏是活动的难点,顾老师充分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分数条进行调整与替换,综合运用四个分数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数感意识的发展、思维灵活性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
随后,工作室全体成员围绕两堂课展开了热烈的研讨活动。
大家认为,李静老师“剪纸中的数学问题”一课,有效整合学生耳熟能详的剪纸活动与数学学习,选取“轴对称图形”这一着眼点创编教材,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是一堂选材好、难度大、收获足的数学课。但本课“数学味”还不够浓,逻辑推理思维的渗透也不够。
顾星老师的课,活动组织细腻扎实,教学机制灵动活泼,设计理念正确鲜明,板书设计提纲挈领,很好地体现活动课“综合”与“实践”的特点,是一堂成功的好课。当然,第二次“拼一拼”活动时,还可以进一步关注数感的渗透与简约思维的提炼,引导学生慢慢“悟”出小窍门,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方法与技能的迁移。其次,可以设计增加开放探究的环节,帮助学生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尝试归纳“既要换又要合”的“清0策略”,体验游戏和成功的快乐。
“综合与实践”板块的教学内容,因其具有自主性、综合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特征,对执教者提出了很高的教学要求。“高丽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将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琢磨编写意图,系统分析知识目标和活动目的,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实践、探索和分析,集人智慧反思回味,取人之长不断拓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