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综合

小学

中学

搜索

高丽名师工作室

名师引路,线上研讨——“高丽名师工作室”5月活动

来源:高丽名师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0-08-01 14:41:02 浏览次数: 【字体:

5月26日下午,“高丽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线上相约,共同参加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数学实验:促进学生数学运算素养发展的教学策略”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活动由吴江区教研室教研员凌建青主持,江苏省特级教师、吴江区鲈乡实小校长李新执教示范课《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与估算》,苏州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晓萍,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吴中区东山实小校长吴金根对示范课进行点评并在专题研讨中做主题发言、并与参与活动的老师互动交流。

    首先,李新老师执教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并对课堂设计思路进行了介绍。接着,刘晓萍和吴金根对李老师的教学安排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分别从数学运算素养发展、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数学实验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发言和线上答疑。最后,工作室成员通过网络与同伴分享了各自的感想。

报慈小学胡燕秋:在教学中,李老师两次开展数学实验,既符合小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一思维发展特点,也为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情境与途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也应该多开展数学实验,加注重手脑并用,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实现品格与能力、情感与智慧的全面发展。

石梅小学顾星:李特的“鸡蛋情境”让内容略显枯燥的运算教学生活生动,数学实验让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有迹可循。“老师是把教材当作世界,还是把世界当作教材?”我想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重新定位课程的本质,审视学习的内涵,树立一种大课程观、大课堂观,重点引导孩子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活动,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

张桥中心小学李静:听了特级教师李新的教学片断和刘晓萍教研员及特级教师吴金根的点评,感受颇深。工作以来,对计算课的认识也是发生了很大改变。从最初的认为计算课最容易上到越来越怕上计算课。怕是因为知道计算课不再是一味的练习计算技能,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把枯燥的算理让学生听得懂,说得清,悟得透。李特的课上,自始至终都是把情景创设、图形表征作为教学手段,努力沟通算理算法之间的联系。在关键环节不惜花时间,让学生深度理解算理,从算理的感性认识到算法的理性掌握,逐步深化,让学生借助操作实验,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不断完善、感悟。

石梅小学钱忆:李新老师的整节课都结合《新课程标准》,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出发,进行了有效的数学实验,让学生在探索、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中,探索数学问题,为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埋下了一颗种子!

游文小学李玉华: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老师们经常讨论并为之头疼的事情,教得很细致,学生还是错误百出;练得也不少,学生仍然计算能力薄弱。细究原因,除了学生计算不仔细、没有及时检查等原因,是不是自己先要反思一下,对教材挖掘得到不到位?是否站在学生立场去设计教学活动?今天,听了李新老师的课堂教学与背后设计理念的介绍,有了深刻的感悟。

王庄中心小学王利强:整堂课听下来,给我的感受是一堂原本枯燥的计算教学课在李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变得有形、有趣、有味,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的不仅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的方法,更多是经历了从“怎样算”到“为什么这样算”的数学实验过程,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观到推理,数学实验让思维外显,运算素养得到发展,值得我好好学习。

石梅小学陆瑜:李老师的课,最最吸引我的是让我认识到计算课同样可以成为很好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阵地,这与传统意义和教师的习惯思维有着很大的不同,就像刘晓萍老师说的:由单纯性的只注重技能与技巧,拓展到运算过程中数学思考的重视;有过去单一的计算范畴拓展到现在能在寻求合理解决的运算途径去解决问题。

……

一次研讨,就是一次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一直是我们数学课堂研究的重点。本次线上教研活动,给我们指明了计算数学的努力方向,提供了教学研究的新思路。


名师引路,线上研讨——“高丽名师工作室”5月活动

名师引路,线上研讨——“高丽名师工作室”5月活动

名师引路,线上研讨——“高丽名师工作室”5月活动


终审:教发中心刘鸣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