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研修(二):高屋建瓴,有“笈”可考
特级教师陈建先《论文写作有秘笈》直播讲座观后感
疫情可以暂时阻挡我们出行的的脚步,但是阻挡不了我们学习的步伐。通借助网络,常熟陈丹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了“神奇教练”陈建先老师直播的论文写作指导讲座。陈老师侃侃而谈,听者受益匪浅。
很认同陈老师说的我们其实应该意识到为什么写作比怎么写作更为重要。陈老师说的,写作的本质特征就是探索真理。我们作为老师写论文是为了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发现脚育教学规律,是一种战略思考。反思自己的论文写作目的,有几次是为了写而写,有几次是因为想写就写的。诚然,在有感而发,有理而阐的时候,往往能一气呵成。这大概就是陈老师最想告诉我们的。论文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不是为了功利,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展示自己,论文是为了更好开展实践工作而探索总结的规律、方法。我们的教学论文应该多的是实实在在地教学案例和思考,而且应该是在“案发”后乘兴而写,要有高远的境界,高屋建瓴,不是随便的造一造。我们在写中体验成长、体悟乐趣,我们要努力忽略写作的附加价值。
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热爱真理,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课堂、热爱写作,才能有素材,才能写好论文。曾经与同事与学生探讨过“忧与爱”这个高考写作话题。细思这个话题用到写论文也是极为合适的。我们因为热爱这份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于是我们开始担忧我们如何才能把这份工作做好,于是我们的担忧促进我们的去学习去成长,在这过程我们更加爱了这份工作。由爱而忧,忧是爱的表现,忧让爱更深。我们相信我们真正的爱上自己的这个职业,真的爱语文,我们会觉得自己好多地方不够资格爱,那我们必然会去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课堂,反思教法,我们肯定会与同事同行交流,不断地寻求相关书籍。那这一系列的行为,随便哪一步都能让我们形成文字,一直和学生说的写作要有真情实感,我们其实更该对我们自己说,写论文要有爱,爱能调动全身心的力量,爱是一大秘笈。
有时和同事讨论起来,发现自己对教学也是有一定想法的,但是能形成文字的却少之又少。不是不爱,而是不知道怎么爱,怎么表达爱。听了讲座后,茅塞顿开。原来有“笈”可考。写论文是把一生修炼顷刻表达出来,那这个修炼就很重要了。我们要把那份对学生的爱,对职业的爱化为修炼。我们的论文、课题和课堂应该是“三位一体”的,不可割裂。战术秘诀就是“新”与“透”,“新”就是创新,原创,选题要新,即便质量或标书存在一些问题,要旨在于要敢于大胆立论,小心求证,自圆其说,努力做到理论的自洽、他洽和续洽。当然陈老师说的老话题也可以有新的见解。观点没有对错之分,任何理理论都是相对的,这是我们写作的一个突破口。我相信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肯定有很多“新”可以挖掘。我们一线的老师很多时候一篇文章,一个教案,但在自己的两个班上下来却是两个课堂。那这里肯定有“新”,这就这值得我们把它即使记录下来。“透”是通透, “横要到边,纵要到底”。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是生活的结晶。我们一直教导我们的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而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写论文也该学会多角度深入到教学生活中去,我们要想透,要往里面挖。陈老师提到做学问写文章要精深,我们要敢于研究教学中的疑难杂症。精深的背后是博大。就语文谈语文,就教学谈教学是不可取的。看来我们平日要写好论文还要“不务正业”一把,涉猎广泛,才有机会精深。
我们写论文写的是自己的所思所获,背后是教学生活的沉淀。写作的的初心是写,不忘初心,写作不是一蹴而就,坚持实践才能长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