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素芳名师工作室8月27日活动纪实
8月27日下午,顾素芳中学英语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齐聚常熟教育局教研室底楼会议室参加工作室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有两个环节。
活动的第一环节,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马伟林教授为我们作了题为《英美文学经典与中学英语教学》的专题讲座。马教授首先与大家一起赏析了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句及习近平总书记用语中引用的经典,让大家明白文学经典存在于我们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英语教师如果能有很好的语言文字积累,便会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一大助力。
随后,马教授引用众多著名语言学家的观点,继续向大家阐述英美文学经典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长久以来由于评价形式相对单一,中学英语课已逐渐窄化为英语知识的讲授与识记,丰富生动的语言变成了单词、语法、句型等枯燥的知识点。无法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能帮助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而经典英美文学作品能为学生创造优于教材的语言环境,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强烈的情感、优美的文字描述,更能使学生感知有思想、有情感、有文化的英语。这不仅有助于传授知识,更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此外,经常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英语教师应通过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讲解,让学生真正走进英语,用艺术化的语言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所在,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讲座的最后,马教授还就如何从词汇、句型、文化三个层面渗透英美文学经典教学作了详细的指导,并和成员们进行了精彩的互动,回答了成员们关于教学方法和论文写作方面的问题。
短短一小时的讲座内容详实、深刻、富有启发性。马教授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让老师们在感受文学魅力的同时,拓宽了知识面,更明白了英美文学经典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活动的第二环节,外国语学校的马雅君老师和常清中学的周珏老师分别交流了各自的暑期读书心得。马雅君老师分享了她阅读《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能力研究》一书的感想。马老师就书中的英语能力评价体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三方面谈了基于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改进设想。
在课堂教学改进方面,在文本上要实现由关注表层到深度挖掘的改进;在问题上要实现由关注答案到关注思维的改进;在课堂上要实现由单向掌控到活动自主改进。在活动课程改进方面,可以组织英语报刊阅读,让学生与时代活水亲密接触;组织公共演讲活动,让学生在展示中秀出风采;组织海报制作活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等等。在教师角色改进方面,马老师认为教师角色应该向“職人”——即最高级的工作者和专家的角色转变,要读专业的书,说专业的话,做专业的事。
周老师以《冲破云层》为题,和大家分享了她在暑假阅读的两本书的读书心得和个人成长经历。《教育常识》指导我们写论文的正确做法:要用理论的方式表达经验,要对“做法”“想法”做出系统综合式的提炼和总结,使模糊变清晰,混乱变有序,零碎变系统,使没有逻辑的变得有逻辑。要把经验变成理论,还需要具备三大特征:用概念的方式表达经验;有逻辑的方式表达经验;用理据的方式表达经验。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则告诉我们要思考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什么?学会什么?怎么学?怎么评?把这部分内容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常规动作来完成;要认真研究本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且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定位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要开展元认知研究:多学习元认知的教学方法。
周老师还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经历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开拓。
本次活动中,成员们在与专家的学习过程中,在与彼此的交流中收获满满,大家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互相学习,及时反思,共同成长!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