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与优秀者同行——中学英语名师工作室8月线上研修活动报道
与优秀者同行,不待扬鞭自奋蹄
——记常熟市中学英语顾素芳名师工作室8月研修活动
2021年8月27日,常熟市中学英语顾素芳名师工作室8月研修活动如期在线上开展,活动的主题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本次活动特邀江苏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苏省特级、正高级教师唐琴老师做线上专题讲座,活动由常熟市高中英语教研员穆晓艳老师主持,工作室全体成员、省“十三五”课题组成员以及我市部分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共60多人一起参加了此次线上活动,聆听了唐琴教授的精彩讲座。
唐琴老师先后担任过苏州市吴江区高级中学副校长、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是江苏省首批领航名师培养工程首席专家,江苏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姑苏教育名家、《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委、扬州大学兼职教授、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思政”复合型硕士培养导师、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唐琴老师看来,为人师,应当养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她以“时代性价值取向”为视角,“不与时代割裂”“服务学生人生”,她说,“我追求的历史教育,是让历史对时代说话,让未来照亮历史,引领学生与伟大的历史相遇。历史教育更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去体验、感悟。”
在这个讲座中,唐教授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讲座的一开始,唐琴老师和我们工作室成员阐述了工作室的定位、性质和功能,特别是分析了工作室活动与其他教研活动的不同。从工作室建设和存在意义方面,唐老师以她自己的工作室建设为例,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以唐琴的名字命名。鉴于历史的意蕴,钢琴的“琴”被替换为秦朝的“秦”。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吸收优秀教师69人次。工作室由主持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组成三层带培梯队,被学科同行誉为“吴江现象”和“唐秦效应”。
唐琴老师认为,一个名师的价值,不在于自己走得有多远,而在于带领更多的老师,走向教育的远方,应该放大名师的辐射效应。唐秦工作室致力于做好教师、做好课堂、做好项目。要求每一个成员把正能量的思想、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传播给学生,同时还要求每个成员都要有拿得出手的“看家课”和“代表作”。
唐教授建议我们应该要规划成长,充满成长诉求。诚然,步入中年,各种压力裹挟,教育在不经意间成为缺乏创造性的重复。但唐教授强调,成长的动力来自职业价值的认知,获得尊重、认可。正因为“人往往动情于被重视”,所以依托工作室这样的平台,制定个性化的成长手册,“不待扬鞭自奋蹄”;通过层层代培提升自我发展,充实学术理想;秉承“精当操作、精致管理、精彩呈现”的原则,利用项目驱动,激发工作室成员的内化研究自觉,强化他们作为研究者的存在感,作为管理者的责任感以及作为获奖者的荣誉感。
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唐教授字字矶珠,金句不断,让人如沐春风,深切感受到了她作为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深度、气度、和温度。
唐教授的讲座结束后,工作室的杨静怡老师、杨秋亚老师以及青年骨干教师代表赵梦佳老师、仇青老师陆续分享了她们参加此次主题研修的体会和收获,真诚表达了对唐教授的仰慕、钦佩和感谢。接着,工作室成员、教研员穆晓艳老师也激励大家要谨记唐教授教诲,在日常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制定好个性化的“成长规划”,明确迈出下一步的方向,牢记“成长不是水到渠成,而是拾级而上。” 争取在个人成长规划的推动下,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十年大发展。
活动最后,工作室领衔人、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顾素芳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顾主任首先感谢唐教授精彩的分享和无私的帮助,同时也对大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每位工作室成员及青年教师都能够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思维方式,克服职业倦怠期,与同伴在一起,协同研究,积养学识,丰厚课堂,遇见更好的自己。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