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综合

小学

中学

搜索

周俊名师工作室

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

来源:周俊名师工作室 发布时间:2019-04-18 10:15:50 浏览次数: 【字体:

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

——市生命科学特级教师工作室活动

2019年3月25日下午,常熟市生物特级教师工作室(第二轮)首次活动在省中举行,全体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依托市高二生物学教学研讨活动,来自常熟市中学的施敏娟老师和工作室成员、省中的陆昱老师就《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这一内容进行了同课异构,为大家呈现了两节风格迥异的优质课。两位开课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但共同点都是着眼于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施敏娟老师的课侧重于探究性,课堂开放性强。她事前准备了多份自制的发酵样本,并将部分制作过程拍成了视频,然后在课堂上加以展示,从而使理论知识变得感性和直观。她还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制作果酒的原料以及酵母,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探究空间。在学生课堂动手操作环节,时间安排比较充裕,学生踊跃动手操作,兴趣浓厚,参与度高。

工作室成员陆昱老师的课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课堂完整度高,条理性好,信息量足,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使其能够“跳一跳”提升思维高度,各环节丝丝相扣,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生物学科学素养在思维的碰撞与激发下得到锻炼和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陆昱老师将果酒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拓展,引导学生合理变通,灵活取材,多样操作。此外,发酵装置的设计和改进也是一个亮点,尤其是透明玻璃材质的泡菜坛子的引入,进一步拉近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有利于生物学知识融入到生活生产中。当然,听课老师也指出了她的课探究性、生成性略有欠缺,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可以有所作为。

作为二轮工作室的首次活动,领衔人周俊校长介绍了工作室成员组成,提出了工作目标,要求每位成员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努力“七个一”:①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撰写学习体会和论文;②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开设公开课;③勤于反思,通过反思在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④争取每年发表一篇省级论文或省级以上获奖;⑤完成一个微型课题,并且争取获得良好以上;⑥积极参加评优课和基本功比赛,努力获奖;⑦立足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为获得各种荣誉打好基础。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经过首轮名师工作室培养,原工作室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专业成长,相信在领衔人周俊校长的引领下,全体成员会不断努力,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陆昱、陈亚丽撰稿)


陆昱展示公开课《果酒与果醋的制作》


第二轮工作室启动


终审:教发中心刘鸣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