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综合

小学

中学

搜索

周俊名师工作室

论证式教学策略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教学研讨(20190517)

来源:周俊名师工作室 发布时间:2019-06-30 13:58:00 浏览次数: 【字体:

论证式教学策略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教学研讨

——市生命科学特级教师工作室活动

 

2019年5月17日,常熟市中学生物学特级教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在领衔人周俊校长的带领下,前往张家港梁丰高级中学,参加由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组织的“论证式教学策略”专题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刘恩山教授做专题报告《论证式教学策略在中学生物学课堂中的应用》,苏州名师共同体成员和周俊、任小文及无锡、常州、南京、南通、徐州生物名师工作室的诸多教师参与。刘恩山教授与他的助手杨铭博士采用了互动式的培训研讨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论证式教学策略在中学生物学课堂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是重要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然而科学思维的培养在我们以往教学中是不够关注的,其主要问题就在于我们教师对于如何进行科学思维缺乏必要的路径。刘恩山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内化为科学的思维方式”。论证式(Argument)教学是实现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因为“论证”可以使学生理解科学、发展科学思维的能力。因此,将科学论证引入课堂,使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论证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本质。其在生物学课堂中的价值是促进学生深入的知识理解(自主建构概念体系)、促进学生参与课堂话语实践(用多种方式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逻辑的完善、公民日常生活的应用)、理解科学本质。

本次研讨活动的一个亮点是注重与会老师的参与体验。刘恩山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科学论证的含义与模式。接着,为了使老师们对“论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组织开展了两个活动:一是根据所提供的文字材料,让大家对“益生菌”选择持肯定或否定态度并阐述理由;二是让大家利用所提供的酵母菌等材料,设计并进行实验,判断区分提供的自然甜味剂与人工甜味剂,并且说明理由。通过两个活动,老师们对“CER论证模型”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刘恩山教授带领老师们一起总结了作为论证需要的几个要素。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开展论证式教学,刘恩山教授介绍了包括科学研讨会、反驳写作与论证探究式教学等活动形式。推理是连接证据和主张的桥梁,是论证中最有挑战的部分,而这一部分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点,学生很难在论证中清楚表达推理过程。为此,教师需要借助推理工具帮助学生表达思维,构建论证。刘恩山教授引入了具体案例,让大家对案例进行自我评价与小组讨论,在此过程中领悟如何在论证式教学中进行有效评价。另外,刘恩山教授还和老师们一起分享了国外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科学研讨会开展的案例视频。视频分享活动中,刘恩山教授及时对如何开展科学研讨会的注意事项进行一一总结,使原本为我们陌生的科学研讨会变动较为熟悉,同时也感受到这种活动形式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的重要性与有效性。

本次研讨活动切合教学实际,紧扣科学思维培养,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尤其是其互动式的研讨模式,转换培训研讨视角,让大家从学习者角度审视论证式教学,体验更加深刻。大家纷纷表示论证式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CER论证模式在日常教学中大有可为,今后会在教学实践中积极使用并不断探索,力求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陈亚丽撰稿)

论证式教学策略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教学研讨(20190517)


终审:教发中心刘鸣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