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职业教育加工制造教科研中心组“课堂教学改革和名师工 作室建设”专题教研活动会议纪要
为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进省名师工作室建设与运行成效,督促名师工作室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加强省加工制造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学校之间交流与学习,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章程》、《江苏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协作组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职业教育加工制造教科研中心组于2019年1月8日-1月9日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和名师工作室建设”专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主办,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张忆雯名师工作室承办,省教科院相关领导、省名师培养机构专家与领导、省加工制造类教科研中心组全体成员、省加工制造类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主要领衔人、省职业教育张忆雯加工制造工作室成员等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
专题教研活动一:名师工作室建设与运行
1月8日下午,全体中心组成员及部分省加工制造类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主要领衔人集聚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举行了“名师工作室建设与运行”专题教研活动,活动由省教科研中心组加工制造类中心组副组长、江苏安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任国兴主持。
任国兴副院长首先介绍了江苏省名师工作室工作开展现状,尤其十几位省教科研加工制造类中心组成员本身就是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修订、教育教学研究、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进一步推进省名师工作室建设与运行成效,督促名师工作室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张忆雯、靖江中等专业学校徐刚、灌南中等专业学校周如俊、惠山中等专业学校陆浩刚、射阳中等专业学校周祥基、淮阴商业学校苗喜荣依次交流了各工作室的建设目标、建设路径、教师培养、社会服务、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随后,省加工制造类教科研中心组全体参会人员及部分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进行了认真讨论,如何发挥名师工作室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名师工作室经费使用、名师工作室的特长特色、共建共享等。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参加此次教研活动,六位领衔人的汇报交流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接着全体参会人员参观了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张忆雯省名师工作室,同时还参观了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实训基地。
任国兴副院长主持会议
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张忆雯汇报交流
靖江中等专业学校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徐刚汇报交流
灌南中等专业学校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周如俊汇报交流
惠山中等专业学校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陆浩刚汇报交流
射阳中等专业学校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周祥基汇报交流
淮阴商业学校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苗喜荣汇报交流
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张忆雯副校长主持“课堂教学改革”教研活动
专题教研活动二: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1月9日上午,全体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及常熟市教育局、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常熟滨江中等专业学校相关领导及骨干教师在梅园宾馆会议室举行了“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专题教研活动,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张忆雯副校长主持了此次专题教研活动。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周万民简单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专业建设概况、专业特色等,并对本次参加活动的全省专家表示欢迎。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所方建华所长作了题为“面对职教新体系,我们如何当教师?-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思考”的报告,详细诠释了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的专业情意、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各层次教师的基本要求、专业发展的几种模式、教师提升自我专业水平的途径、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基本步骤、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措施等。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中心主任徐安林教授作了题为“加工制造类课程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同课异构”的核心概念,分析了“同课异构”的价值,包括对专业教师发展、教研方式变革、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中的作用;讲解了“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思路,向课堂要效益,水课变“金课”,并通过案例分析“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经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沙洲职业工学院院长、省教科研中心组加工制造类中心组组长作了题为“教师教学能力新要求”的报告。报告从新时代新使命、新标准新规范、新技术新革命、新赛事新趋势四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方略,如何重视与加强课堂育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劳动品质、工匠精神、文化素质、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介绍了职业教育新颁布的专业目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职业学校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高职353个专业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等;通过多个案例讲解了信息技术手段在传统教学改革中的合理应用,教师要善于运用人机结合的思维方式,探索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时间,推进信息化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合理运用数字教育资源,探索创新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模式,重构教学流程,开展学情分析、过程监测和水平诊断,探索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评价,多维度、综合性精准评估教与学的绩效;讨论了未来教学比赛的新趋势,要认识教学要求和指导学生学习所取得的客观效果为衡量标准,最终要看在是否最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成长,要关注立德树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德智体美劳中的“劳”,要求真务实、尊重教学规律等。
在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张忆霁名师工作室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专题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课程教学研究,强化专家引领,加强名师工作室的研讨与交流,发挥了省级教科研中心组及优秀教学成果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周万民校长致欢迎词
省教科院职教所方建华所长作题为“面对职教新体系,我们如何当教师?-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思考”的报告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中心主任徐安林教授作题为“加工制造类课程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报告
沙洲职业工学院院长、省教科研中心组加工制造类专业组组长作了题为“教师教学能力新要求”的报告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