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弦上痴迷的景致----记苏州市职业学校机械技术名师工作室共同体专题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共同体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加强各成员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凸显专业教学标准在人才培养中的指导作用与地位。2019年6月23日,苏州市职业学校机械技术名师工作室共同体在 “丝绸之府”、“乐居之城”美丽的吴江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了为期一天半的交流学习活动。在名师工作室共同体负责人、高新园中专张忆雯副校长用心策划组织下,在苏州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吴江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及有关老师精心组织下,机械技术名师工作室共同体所在的五个工作室领衔人沈建国、仲伟杨及本工作室有关成员,共计26名参加此次活动。
6月23日下午,成员们聆听了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桂德怀博士所作《职业院校研究课题申报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桂博士从“怎样写好课题申报书”切入,指出一个的标题产生受个人学术发展规划与研究积累、对学术前言把握、关注国家和社会需求的程度影响。一个好的标题应该有准确的表达力、强烈的冲击力和浓郁的学术气质。重点对课题申报书中常见的问题,如选题、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桂博士号召共同体的成员们要有学术冲动,要有科研动力,在科研的道路上要越走越远。在场的成员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注重积累,提升科研能力。
6月24日,首先由共同体成员曹樑(吴江中专)、章方军(常熟滨江职校),分别对上月举行的共同体课堂展示活动公开课进行了说课及微课展示,张忆雯副校长、沈建国主任、仲伟杨主任、李莹德主任分别对两堂课进行点评,特别强调了当前课堂教学必须抓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产教深度融合、企业参与程度、岗位标准对接等要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使职业教育的特征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学方案设计需要每一位老师用心去琢磨,用心去授课。
随后,围绕江苏省职业教育“学标贯标用标”培训会议精神,分别由吴中中专沈建国主任、太仓中专机电系李莹德主任详细交流了参加江苏省“学标贯标用标”培训后的体会。沈主任谈了自己四个体会:第一,加强学习课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第二,掌学习专业教学标准,本质就是一种方法论;第三,加强学习研究标准,加强企业参与度;第四,研究教学标准背景下如何推进教学团队建设。李英德主任她作为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的牵头学校负责人,也在会上强调了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特别也提到企业在课程实施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希望各校在执行标准中要将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作为教学改革重点方向。
最后,张忆雯副校长队江苏省职业教育“学标贯标用标”培训会议主要内容、专家讲座和重点问题一一作了介绍。她首先介绍教育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刘义国主任在培训中的要义,说明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实施与执行的高度重视。然后,她重点将江苏省加工制造中心组组长、沙洲职业工学院钱东东院长的主旨讲座《对接科技发展 深化三教改革》中的重点内容,包括补充新内容、增强新本领、运用新方法三个方面,主要指向强化立德树人意识、跟随技术应用发展、用好优质数字资源等职业叫的新视角、新理念、新技术,要求大家自觉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尤其关于“新方法”,即如何贯彻专业教学标准,展示了国家和省已经开发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注,包括课程标准。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她强调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包括专业名称及代码、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实施保障、毕业要求等内容,并附教学进程安排表等。这是各个职业学校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依据,希望每一位骨干教师能充分领略并能自觉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来,要探索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强化立德树人意识,紧跟技术应用发展潮流,用好网上优质的教学资源。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相信工作室各位成员老师们,在苏州市职业学校机械技术名师工作室共同体这一平台上都会成为江南第一燕,学以致用,学有所长,使自己的科研能力更上层楼,将科研真正变成自己心弦上最痴迷的景致。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