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忆雯”名师工作室举行 “区域协同”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师科研素养培育专题活动
“张忆雯”名师工作室举行
“区域协同”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师科研素养培育专题活动
为加强各职业学校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推进工作室(共同体)内涵建设,扎实提高工作室全体成员科研素养,提升科研能力,推动名师工作室建设,经过前期准备,2019年10月31日,“张忆雯”特级教师工作室顺利举行了“区域协同”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师科研素养培育专题活动,并邀请了苏州市职业教育机械技术名师共同体的部分成员参加活动。
上午九点活动开始,领衔人张忆雯副校长首先作阶段性总结,她回顾工作室一年来取得的成绩,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新要求,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融入这个课堂。
接着,本次活动工作室安排了六位成员开展课堂教学设计现场模拟“说课”,如下表所示。六位成员精心准备,不仅制作了精美的PPT,更是在充满信息化技术的教学设计中,展现了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特别是大力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策略,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料库,将学生自然引入场景教学和模块化项目课程。
每一位成员说课后,其他成员进行了深刻探讨,使大家在研讨活动中获得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体验,在深层次探讨中,对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和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标准有了更深刻的掌握。
根据工作室本年度工作计划,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科研素养培育,特邀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桂德怀所长,围绕省职教教改重点自筹课题《区域性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协同建设研究》,作了题为《课题研究方法的准确选择与有效应用》的专题讲座。桂所长精心采集了中职和高职院校研究课题采用的课题研究方法,并归类合并,梳理出中职学校教师以“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作为最常用研究方法。随后,桂所长给大家分享了“扎根理论”“社会科学研究”,从科研路径和策略上给予实实在在的指导,拓宽了课题研究的视野,获取了研究的更高思维。最后,桂所长用诸多案例,来解读教育科学研究的四要素——问题、理论、资料、方法,特别是可操作性问题,给予大家详细阐述。下午主题讲座三个小时,也邀请了我校青蓝结对的多位“徒弟”现场学习,大家纷纷表示,实用性研究,才是最接地气的。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