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名师工作室交流学习 拓展区域职教协同发展
加强名师工作室交流学习 拓展区域职教协同发展
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探究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及团队成员专业化的成长,提升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水平,加强不同区域职业学校之间的协同建设,2019年12月10日,江苏省职业教育朱益湘眼镜营销名师工作室一行十余人,专程来到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与我校省职业教育张忆雯特级教师工作室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教务处徐正刚主任,本工作室李风华等若干成员,以及近三年在学校“青蓝结对”的“徒弟”们。
首先,他们来到“张忆雯”名师工作室实地参观,领衔人张忆雯副校长介绍了操作区、研讨区、展示区不同区域的功能和特征,以及工作室所承担的CAD绘制机械图样、工业产品与创客设计、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设计三个技能大赛项目与工作室运行的关系,对工作室在多年来技能大赛中取得不凡成绩称赞不已。
随后,大家来到了四楼会议室集中,张忆雯副校长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简单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以及学校各个专业建设情况,特别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正在着力建设四项工程,即青蓝结对工程、技能提升工程、骨干培育工程、名师工作室工程。丹阳中专朱益湘主任对此次活动深表感谢,同时都表达了对我校严格有序的学生管理、特色发展的专业建设、始终如一的素养教育的高度认同。接着,张忆雯副校长给丹阳中专各位来宾及有关成员作了《汲取养分、相互渗透、共生互鉴》专题讲座,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工作室的来源;二是工作室的定位;三是工作室的跨越;四是工作室的建设。
工作室自2013年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再学校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下,工作室从7人“小队”拓展到由四个单位二十余人组建的教学团队,在近五年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工作室先后成为常熟市特级教师工作室、常熟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常熟市优秀巾帼文明单位、苏州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共同体领衔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加工制造名师工作室等荣誉称号,期间高新园中专机电机械专业(组)成功创建为工信部3D打印示范专业、江苏省职业教育县现代化专业群、江苏省工人先锋号。领衔人及成员在教育教学业绩上也是不同凡响,如期间形成江苏省职教领军人才2名、苏州市姑苏教育领军人才1名、苏州市姑苏青年拔尖人才2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2名,其他成员骨干称号都能提升一级。
张忆雯副校长强调了三点。首先,工作室内涵建设必须要有载体和抓手,她讲述了五年中工作室第一步从调研开始,找准问题,掌握教师所思所需;第二步,问题即课题,化解教师成长瓶颈;第三步,以点去带面,推动团队全面提升。其次,工作室建设和运行也是“行知合一”的过程,在“知”的指导下,实践就更有方向,有了理论的指导。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深耕课堂,把住教学实践与研究;第二,技能提升,让校企院校合作发力;第三,课程建设,为专业内涵输入活力;第四,团队建设,为工作室未来增色。再者,工作室建设重心不再局限于个人,而应该在教学团队建设。因此,工作室领衔人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名师工作室引领下中职教师科研素养培育研究》和苏州市职教重点课题《中高职衔接机电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与“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协同建设研究》的基础上,成功申报第四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自筹课题《区域性职业学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协同建设研究》,促进工作室建设速度和步伐更快,使成员在实践与研究中走得更高更有力。
为了促进工作室成员科研素养的提升,按照此次活动安排,特地邀请了常熟市教师发展中心韩建光主任到场,并作《用摄影的视角看教科研当下的意义和操作》的专题讲座,他以独特的“摄影”视角,把教科研的关键要素与摄影艺术完美结合,这样独特的思考与视角让全体参与人员耳目一新,大大降低教育科研的难度和梯度,实用又创新。韩主任分别从摄影的构图、角度、手法、提炼、细节、想象、积累、坚持、结果九个方面,结合课题申报与研究的核心步骤,一一展开,将他多年来坚持“以摄影带动学科改革”的教学理念渗透在整个讲座,激发了每一位成员和在场听课的青年教师得益匪浅,尤其是丹阳中专朱益湘名师工作室成员都深深表示,教学改革必须与教育科研紧密结合,教育技术必须催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