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混合式教改报道四:成员张洁琼——线上线下齐并进 教学效果稳提升
工作室混合式教改报道四:
成员张洁琼——线上线下齐并进 教学效果稳提升
由于新冠疫情的到来,各类学校推迟学生返校,打乱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停课时间,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口号,学校组织了线上教学和学习。在系部的统筹安排和帮助下,我于2月10日开始顺利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在这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力做好线上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取得扎实成效。
作为工作室一名年轻成员,在这次疫情防控春季延学时,我积极参与线上教学安排,试图借此机会让自己更多与“平台”对话、与“网络交友”,扎实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借工作室举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改活动版块展示,我将线上教学的一些思考总结如下,希望得到专家、同行提出宝贵建议。
一、合理规划,分层实施
作为一名机电专业的教师,本次我担任的线上教学课程是《电子电工》,主要内容是针对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的专业基础笔试部分,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作为高等院校招生或者用人单位录取员工的重要参考,而作为中职生,他们擅长动手,应试能力差,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全体学生将中职三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形成综合运用能力,从而顺利通过本次考试,是摆在专业教师面前的一项难题。
在解读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资源,采用分层实施的线上教学方式。在第一轮教学中,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进行线上分配,合理安排学生进行逐题练习,整套训练,抽查考试,在保证质的前提上进行量的增长。在第二轮的教学中,将考点进行整合,让学生突破难点,遵循精讲多练原则,让学生学会归纳知识点。第三轮教学中,将采用线上模拟训练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目前,第一轮教学已经接近尾声,学生都能够在线上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如图1所示。
图1:在线教学同学完成情况
二、巧用平台,全面开展
线上教学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支持,目前,系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考试酷”为在线教学主平台,该平台兼具班级管理功能、课程管理功能、批量发布功能、智能组卷功能、批阅功能和统计功能。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以单选、多选、判断的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考试酷”的一系列功能可以很好满足要求。除此以外,平台在实际操作时还有以下优势:
模式多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资源类型,教师可以将内容划分为自测练习,电子作业、班级考试、课件分享。在自测练习中,学生可以逐题练习,在班级考试中,教师又可以设置强制交卷来控制考试时间,既可以避免学生依靠其他设备查找答案,有效管理学生,又可以有效达到模拟测试的效果。
重复测试: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可以设置重复多次练习,给基础差的同学多次机会,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所有学生进行实名注册的前提下,教师加入所任教的班级,以管理员身份对班级进行管理,定期进行自测练习,电子作业、班级考试任务的发布,教师可以实时追踪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完成效果,从而全面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发布的任务可以是单一的顺序练习,也可以智能组卷随机生成试卷,满足不同情况下学生的练习。
图2:“考试酷”平台截图
三、督促学习,推动后进
当代中职生思想活跃,学习自觉性不够,线上教学因为上课时老师不在学生身边,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所以更考验学生的自觉性,另外,线下学习场所不固定,学生难免被身边的外界因素而干扰,大大减低了学习效果。那么如何实现在线上教学效果最大化? 需要系部、任课老师、尤其班主任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一)积极的引导模式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引导学生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家长的配合性。各科教师发布在线作业和自测练习时允许学生重复答题,以最高成绩纳入统计,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获取更优的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健全的评价机制
建立评价机制不仅仅是去约束学生个体,更多的是去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自律的学习氛围。此次线上学习的积分总分,在开学后纳入到个人学期评价,将优秀的成员进行记录,作为评优的依据。运用“考试酷”统计功能,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不定期排名,并分享到班级群,将每周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宣传表扬,同时在班级家长群进行口头表扬,以此来督促同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图3:“考试酷”平台学生排名截图
(三)有效的推动方式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每个班级都存在着个别后进生,对后进生的管理、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学习尤为重要。在线上教学时重在养成习惯,增强自信,以练为主线,反复矫正为手段,充分利用好平台可以重复测试的功能,目前有些同学重复测试次数达到6次甚至更多,测试成绩逐级提高。
线上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局限,学生用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线上教学任课老师做不到像课堂上那样随时观察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和学生不能进行有效互动,学生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答。仍然有个别同学自觉性不够,不及时完成练习,需要班主任提醒后来补做相关任务。
疫情时期的特殊教学手段,让老师们都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同学们也积极的参与,当疫情过去,回归线下课堂,凭借这一特殊时期的宝贵经验,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将是每个人都能够实现的目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