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混合式教改报道五: 成员王月阳——统筹推进、积极应对、科学施策
工作室混合式教改报道五:
成员王月阳——统筹推进、积极应对、科学施策
根据国家教育行政文件精神,切实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我们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大家就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号召,为春季延学投入我们的光和热。线上教学,这既是战役情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展示,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在学校的安排下,各位任课教师马不停蹄地学习各种网络平台的使用技巧。从最初的雨课堂到职教云、超星泛雅,再到腾讯会议、钉钉等,经过反复对比、试播,发现每个平台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根据所教科目的特性、学生的特质、教师教学的策略,选择合适的网络平台进行教学。
在一个多月的运行中,学校线上课堂稳步进行。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跨越不同的终端设备,在不同的场合、时间节点都能实现。网络平台资源丰富,除了上完要求的课程外,学生还可以找到感兴趣的课程自行学习,大大降低学习成本。对于教师而言,受众人群变多,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多个班级。课堂上的考核方式变得多样化,签到、讨论、头脑风暴、测验等环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客观题系统自动批阅,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性劳动,网络平台还能及时统计学生完成情况,有助于教师精准把握课堂内容。
除此之外,在线上教学的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技术上,会遇到设备安装、登陆、操作等问题,有时也会因为使用人数过多,平台出现卡顿、瘫痪等现象,还有些学生打字速度有限,跟不上思考及讨论的节奏,多种原因可能会引起学生的躁动,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及时解决。其次,大部分学生参加线上教学后发现注意力无法完全集中,没有学习氛围后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再加上自身的惰性,使得上课效率不高。完成互动时,学生会自觉选择简单的任务完成,学习进度难以控制。再者,对于教师而言,课程内容的设置、讨论议题的设计,不但要与进度内的学科内容相关,而且要范围适中并能引发相当的争议讨论。因此,选择合适的议题,需要教师仔细思考与掂量,才能贴合学生的兴趣,接近教育最近发展去;从某种意义上讲,线上教学模式更是对教师掌握的技术和教学理念的挑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教法,才能使线上教学与线下学习融合和美。
针对以上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线上教学中可以逐步调整、解决。对于技术问题,课前可以对上课的师生提供操作练习,把基本的操作说明整理后分发给师生随时参考,除使用文字外还可以搭配影音软件来进行教学互动,减少对打字的依赖。对于学生而言,尽量在家长的配合下在无干扰的环境中学习,在明确目标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教师而言,要先仔细斟酌,并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协助学生抓住讨论的关键,引导学生有效地反思讨论的议题,对积极准时参加学习的同学加以鼓励,对已发言或表达意见者加以肯定,来激励鼓舞学生参与的热忱。
为了战胜疫情,有多少人不计个人利益奔赴一线,让我们感受到了“责任担当”,有多少人捐款捐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无私奉献”。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场上,我们同样全力以赴,保障着孩子们的学业进度。疫情总会过去,让我们一起加油!待到春暖花开,我们校园再聚首!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