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混合式教改报道六:成员章方军——线上线下融合 混合教学互补
工作室混合式教改报道六:
成员章方军——线上线下融合 混合教学互补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各类学校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云课堂——智慧职教”、超星“学习通”开展课程教学。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在当前形势下,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教育模式改革,是我们专业教师面对新形势下新的思考、新的踏炎,因为“互联网+”发展迅猛势头阻不可挡,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顺应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充分运用,依靠智能手机和教学平台,能够实现线上线下或混合式教学。
网络授课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一线教师明显可以感受到的是这种授课模式又与信息化教学有所差异,下面我就参与线上教学工作,谈谈一下自己的体验:
网络授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疫情”期间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每位学生公平享受教学资源;但是上网课需要教师掌握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教材内容的梳理、学生的学情具备一定了解。我们现阶段利用的网课是平台上已经存在的优质课、精品课,平台讲解老师的方法与思路都是独特的,启发性很强,因此梳理出来的知识要点很强,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录播的网课不仅有视频还有文本类要点整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查阅。
网络授课可以将教材完整地讲过一遍,很系统。平台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教师授课,让学生获取知识,所以设置了很多的课堂互动环节,但是面对知识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实际负责管理课堂的教师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筛选知识要点,对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可能“一遍过”,而知识能力差的学生需要要“私人订制”地解决知识重难点的消化。网络授课作业内容固定,学生的作业批改可以分成系统批阅与人工批阅,系统针对客观题的批阅可以自动生成作业分析,而人工批阅相当考验教师的“眼力”,针对共性问题,教师批阅后可以利用qq群进行答疑,但是个性的问题,教师需要单独进行解惑。
网络授课也不是说就一劳永逸了,它对学生上课的自制力是有要求的,在没有了教师的课堂约束后,少数学生在初上网课的新鲜劲一过,难免产生懈怠,即使班主任再三要求,还是不乏“逃课”的学生。因此,在没有教师管控课堂后,学生在家上网课是缺乏氛围的,学生在此过程中究竟做了什么,教师无从得知。一堂课若以45分钟计,专门负责的任课教师不可能选择45分钟的视频讲解,时间太长,没有侧重点,无法深入或跳出书本本身讲解,对于应对案例显然不够。若穿插练习类的环节,教师仍需结合其它平台(通常是qq群)进行统筹教学,但这样的后果是,学生可能在后台聊天或全程教师“一言堂”,那么平台中的互动就形同虚设。当然,还有另一种,部分学生专注于对平台中课件的学习,而忽略教师布置的任务。
作为老师,要勇于尝试,要先开始进行混合式教学,然后在此过程中慢慢提升,最后到达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但是任何类型的教学方式,离不开一个核心:教师水平、能力的提升。若缺少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一切皆为空谈。老师们应多利用线上慕课+线下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同时也要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无缝连接。而真正有效的混合应该是多层次混合式,即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如何实现线上课程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进而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多层次混合,是我们接下去应该努力的方向。
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两种教学方式有机组合在一起,两种教学方式优势互补,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时间、空间,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学习;再者,基于网络教学陪你给他的混合式教学,不仅保留了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的形式,也开放了虚拟网络平台交流的形式,更有利于师生情感的培养,便于师生互动的展开;还有,混合式教学具备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也便于学生及时提取教学资源,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混合教学对学习效果的评估更加科学有效,利用线上与线下评估,实现过程与结果的评估方式。
本次教学实践,进一步验证了混合式教学强大的优势,但这并不是说,混合式教学就没有问题,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不断提高教师运用此种教学模式的激情与能力;再者,混合式教学应强化学生的参与,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取得预期教学效果;还有,混合式教学中网络教学的比重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缺乏传统教学的情感交流,因此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