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混合式教改报道七:成员吴晓波——教学改进新趋势 教学平台显伸手
工作室混合式教改报道七:
成员吴晓波——教学改进新趋势 教学平台显伸手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信息化教学已称为常态。随着多年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进行,大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也在渗透中逐步提高。也许是疫情带来无法准时开学,只能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成为课程改革与教学改进的新技术、新趋势,更是对师生的大挑战。我多年参加省市级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有了这些教学积累,使我在线上教学推进中稳步提高,开展得也比较“流畅”。
在本次线上教学中,我负责《化工安全生产》的课程。线上教学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因此,在真正实施线上教学的时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一段时间的摸索、教研组的研讨、学生家长的配合下,线上教学流程也相对完整,学生学习参与率较高,教学成效也得以体现。下面和同行分享一下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第一,内容丰厚但学习更有趣
在以往课堂中,学生上课以教科书为准,大段的文字、固定的内容,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课堂中穿插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有限,因此,学生学习知识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线上教学后,资源非常丰富。课件中可以穿插相关知识的网站链接,方便学生了解。教师发布一个话题后,学生可以就此话题在线上找到相应的内容,互相讨论、分享,用发散性的眼光看待问题,开阔学生的眼界,而不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除了学习课程规定的知识外,平台上还有很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展课外知识。
第二,互动便利使课堂有活力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只能和个别学生互动,不能照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也无法收到全部学生的反馈,无从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无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而线上教学后,针对在线视频中的某个知识点,在希望与学生互动的地方插入问题,学生学习时回答,在讨论区学生可以提问,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回答。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个章节设置测验或作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提交,学生的回答情况都可以统计出来,任课教师通过后台数据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此外,在课堂互动中采用“学习通”或“职教云”等平台,使课堂提问、签到、投票、测验等环节有效而不失趣味地愉快进行。
第三,途径便捷让学习更灵活
传统的授课方式中,学生只能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学习,课堂上稍一走神就可能跟不上授课进度。而且,有的教室中学生较多,坐在后排的学生不一定看得清楚。而在线课程中学生可以跨越各种不同的终端设备,在屏幕上看得很清楚,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对知识点的掌握,学生还可以自己控制学习进度,视频可暂停、可回放,能够反复观看。在线课程使勤奋的学生有机会学得更精细,使基础差的学生有机会赶上来。学生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性。
在线教学有很多优势,但是运行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习氛围相对较弱,这就要求学生对学习要有一定的主动性,否则学习效果会打折扣。其次,在线教学适合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还是手把手操作的效果更好。
在线上教学的这段日子里,很匆忙也很充实,虽然有不少困难,但更多的是收获。首次尝试“线上教学”之后的反思,是为了今后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教学之路,都能够砥砺前行。因为,只有亲历“实战操作”的得与失,方能体会“纸上谈兵”的深与浅。
用户登录